地名:紅陽村 | 隸屬:臺拱街道 |
區劃代碼:522630001219 | 代碼前6位:522630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H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系苗語地名(JesHXangd)意譯。“糾”苗語意為上游,“向”苗語意為紅色;清包利起義時期,清軍圍剿寨子,殺人血流成河,把整條水溝都染紅了,故把此溝叫為紅溝,寨子又居住在河的上游,故名,現合并紅陽村。
基本介紹:
紅陽村位于臺拱鎮南面,距離臺江縣城18公里。全村總人口1022人,其中農業人口1010人,非農業人口12人,行政區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9畝,以苗族為主,侗族也有一小部分。
轄區有6個村民小組,以種植水稻和發展旅游業為主。紅陽萬畝草場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景觀。村內有歷史悠久的包利王、天生橋等景點。
紅陽村與北門灣社區、秀眉社區、文昌社區、溫泉村、登交村、文山村、臺拱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紅陽村被命名為2023年貴州省景觀優美森林村寨。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紅陽村榜上有名。
2019年6月,紅陽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12月,紅陽村被納入第一批貴州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
歷史沿革:
民國末年,屬綏陽鄉;1949年初,仍屬綏陽鄉;1953年民主主政時,屬紅陽鄉;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屬紅陽公社,為紅寨生產大隊;1984年政改為紅寨村,屬紅陽鄉;1991年建并撤時改為現名,屬臺拱鎮,2013年12月,翁腮村、秀柳村、展坐村、紅陽村合并入紅陽村。
2016年1月14日,撤銷臺拱鎮成立臺拱街道。
周邊相關:
紅陽村附近有施洞苗寨、錦繡長灘景區、世外桃源交宮旅游景區、紅陽萬畝草場景區、反排苗寨、臺江文昌宮等旅游景點,有釀酒、臺江渣辣子、八寶娃娃魚、綿菜粑、臺江苦丁茶、臺江金秋梨等特產,有苗族姊妹節、臺江苗族古歌、反排苗族木鼓舞、臺江苗繡、元宵節(苗族舞龍噓花習俗)、苗族獨木龍舟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