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廟場村 | 隸屬:興隆鎮 |
區劃代碼:520328108202 | 代碼前6位:520328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晚清小集市建有大廟而得名。曾名紅旗。1981年因地名普查中同名經縣政府批準更名大廟場,故名。
基本介紹:
大廟場村位于興隆鎮西南部,距離興隆鎮16公里,全村轄15個村民組(大廟場、桂花、云壩、丁家溝、沙壩、學堂、上中壩、龍井、上壩、東方紅、鄢家寨、朝陽、小泥壩、楊秀丫、羅家壩),總戶數1430戶,總人數6002人,勞動力3027人,占總人口的50.4%,村黨支部黨員90人。全村耕地面積7454.8畝,其中田3819.5畝,土3635.3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茶葉、烤煙、油菜、辣椒。
大廟場村與梁橋村、水涯子村、興隆場村、廟塘壩村、太平村、龍鳳村、興隆村、紅坪村、前進村相鄰。
歷史沿革:
晚清得名,曾更名紅旗。
1981年因地名普查中同名經縣政府批準更名大廟場。
2002年由大廟場、湄水溝、歡樂3村合并組建,取“大廟場村”為名,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大廟場村附近有湄潭茶海生態園、“天下第一壺”茶文化公園、龍泉山森林公園、湄潭浙江大學舊址、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湄潭金橋宋墓等旅游景點,有遵義紅、湄潭翠芽、茅壩米、茅貢米、湄潭紅肉蜜柚、湄江茶等特產,有茅坪花苗婚俗、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仡佬族婚俗、茅坪花苗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