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棚村 | 隸屬:永興鎮 |
區劃代碼:520328101203 | 代碼前6位:520328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1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相傳南明時期兵部尚書程源隱居于此,修建天目寺,后訛為“天棚寺”,故名。
程源(?~1661),字金一,明代四川江津縣(今重慶江津市)五岔鄉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官至南明兵部尚書。 明崇禎十六年(1643)考取進士。程源慷慨識機變,好談兵,但是為人躁進,被清議所鄙視,不被重用。當時,李自成農民起…… 程源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天棚村位于永興鎮駐地西北面,東面毗鄰永興橋村、南面毗鄰中華村、西與魚泉鎮接壤、北面毗鄰茅壩村。全村轄4個村民組,分別為高村、團結、和平、天棚。現有農戶621戶,人口2373人,外出務工人員400余人。行政區域面積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60畝、林地面積4850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237畝。
天棚村從永楊路和平橋左分路,一條鑲邊泥石路至高村原小學止全長4公里,貫通全村75%的面積。一條全長約7公里的河流,從高村茶元溝發源,到石板塘匯集湄江河。末棚背靠凳子巖大山脈,面對永興開闊地,最高居住人家海拔1400米。因此天棚村雨水充沛、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得天獨厚。
天棚村有縣文廣局確認的文
歷史沿革:
1961年設立各生產小隊,名和平大隊。
1981年因重名,更為天棚寺大隊。
1984年設立各村民小組。
2002年合村并組建立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天棚村附近有湄潭茶海生態園、“天下第一壺”茶文化公園、龍泉山森林公園、湄潭浙江大學舊址、貴州茶文化生態博物館、湄潭金橋宋墓等旅游景點,有遵義紅、湄潭翠芽、茅壩米、茅貢米、湄潭紅肉蜜柚、湄江茶等特產,有茅坪花苗婚俗、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仡佬族婚俗、茅坪花苗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