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柱縣 | 隸屬:黔東南州 |
區劃代碼:522627 | 代碼前6位:522627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貴H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600 |
轄區面積:約220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鳳城鎮 | |
下轄地區:4個街道、11個鎮、2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鳳城街道 | 8.26萬人 | 142km2 | 天柱縣轄鎮。縣人民政府駐地。在縣境中部。面積142平方公里。人口3.87萬,其中侗、苗等民族占92%。轄3居委會、18村委會。1932年置龍泉鎮、大群…[詳細] |
邦洞街道 | 2.44萬人 | 256.5km2 | 邦洞鎮位于天柱縣西部,距縣城7.5公里,鎮域256.5平方公里,全鎮轄33個村一個居委會433個村民小組,共9961戶40975人。2003個全鎮GD…[詳細] |
社學街道 | 1.1萬人 | 124.6km2 | 社學鄉位于天柱縣城的東部,伍永、天白公路穿境而過,是通往湖廣的主要通道,周邊與本縣的八個鄉鎮毗鄰,全鄉總面積124.6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240…[詳細] |
聯山街道 | 2.82萬人 | 2019年8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從鳳城街道、邦洞街道析出設立聯山街道 [1] 。
聯山街道轄原鳳城街道惠民社區、幸福社區、濱江社區、三星…[詳細] | |
坪地鎮 | 1.01萬人 | 186.3km2 | 坪地鎮地處天柱西北部,地域東西長19公里,南北寬17.9公里,總面積186.3平方公里。全鎮轄18個行政村,30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500人,其中…[詳細] |
藍田鎮 | 1.73萬人 | 153km2 | 藍田鎮位于天柱縣城的東北部,有東出湖南的捷徑天--芷公路穿鎮而過。自然條件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人杰地靈。藍田鎮總面積153平…[詳細] |
甕洞鎮 | 1.07萬人 | 134.1km2 | 甕洞鎮位于貴州省天柱縣最東部,地處清水江下游,與湖南省會同縣、芷江縣、新晃縣接壤,總面積134.1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總人口222…[詳細] |
高釀鎮 | 1.27萬人 | 248.86km2 | 高釀鎮位于天柱縣南部,距縣城12.5公里,東鄰坌處鎮,南接錦屏縣,西交石洞鎮,北連鳳城鎮。鎮政府所在地座落在202省道線上。全鎮共轄35個行政村,一個…[詳細] |
石洞鎮 | 1.12萬人 | 198.6km2 | 石洞鎮地處天柱縣西南邊陲,距縣城37km,地處東經108051′28〞至109005′28〞,北緯26051′36〞至600之間,東接天柱縣高釀鎮,西…[詳細] |
遠口鎮 | 1.25萬人 | 136.8km2 | 遠口鎮位于天柱縣城東南面,距縣城27公里。全鎮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88個村民小組,6188戶,總人口28032個,其中苗、侗族占98%以上。…[詳細] |
坌處鎮 | 6569人 | 137.08km2 | 坌處鎮位于天柱縣城東南面,距縣城40公里。鎮境南接湖南省靖州縣大堡子鎮,西臨錦屏縣茅坪鎮。清水江穿境而過,橫貫境內17公里,水運上通錦屏、劍河;下經遠…[詳細] |
白市鎮 | 1.8萬人 | 白市鎮位于天柱縣東部清水江畔,距縣城28公里。地處湘黔交界,與湖南省會同縣的炮團鄉、蒲穩鄉和本縣的江東、甕洞、藍田、渡馬、社學、遠口等鄉鎮毗鄰,是天柱…[詳細] | |
渡馬鎮 | 1.03萬人 | 渡馬鄉位于天柱縣城東南部,地處天白線兩側。轄12個行政村、183個村民小組、4760戶、20048人,其中農業人口18887人,是一個典型的侗族聚集鄉…[詳細] | |
江東鎮 | 6489人 | 96.65km2 | 江東鄉位于天柱縣東部,距縣城33公里,東與湖南會同縣蒲穩鄉、漠濱鄉交界,南和西與本縣白市鎮毗鄰,北與本縣甕洞鎮接壤,素有天柱東三角之稱。全鄉總面積96…[詳細] |
竹林鎮 | 6740人 | 82.6km2 | 竹林鄉位于天柱縣東部,東經109°27′,北緯26°46′。國土面積82.6k m 2,轄17個行政村145個村民小組,15800人。地處云貴高原和湘…[詳細] |
注溪鄉 | 2875人 | 45km2 | 在天柱縣北部。面積45平方公里。人口 5200,均為侗族。轄2村委會。清為安樂鄉三圖里。1914年設注溪團防分局。1932年置注溪鎮。1942年置北和…[詳細] |
地湖鄉 | 1927人 | 30.5km2 | 地湖鄉位于天柱縣東南面,距縣城55公里,周邊與湖南會同縣的地靈鄉、廣坪鎮、靖州縣的大堡子、坳上鎮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有天柱“東大門”之稱。全鄉轄5個行…[詳細] |
地名由來:
據康熙《天柱縣志》載:'柱石擎天在縣東10里,其形似柱高而圓,舊云有鳥類鳳鳴于上,天柱名始此,別號鳳城。'。
基本介紹: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
位于貴州省東部,黔東湘西結合處,清水江下游,介于108°55′E~109°36′E,26°42′N~27°10′N之間。與湖南省新晃、芷江、洪江、會同、靖州及本省劍河、錦屏、三穗等縣接壤,是渝黔通往兩廣、江浙的重要門戶,素有“黔東第一關”之稱。
凱里市位于貴州省中東部。總面積1305.9平方千米。2003年末總人口45.45萬人。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苗族。
市人民政府駐遵義西路,郵編:556000。代碼:522601。區號:0855。拼音:KailiShi。
行政區劃
凱里市轄5個街道、8個鎮、2個鄉:城西街道、大十字街道、西門街道、
榮譽排行:
2024年8月,入選“數智黔鄉”工程建設試點縣名單。
2024年1月,天柱縣被認定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旗)。
2023年12月,2023年貴州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公布,天柱縣上榜。
2021年8月,天柱縣上榜2021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位列第84。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天柱縣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天柱縣人口數量為27.36萬人,位列黔東南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貴州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59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878位。
2020年6月,天柱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長征片區(紅二方面軍))。
歷史沿革:
夏商為禹貢荊州之界僻。
周時為楚黔中地,屬夜郎。
秦代屬黔中郡。
漢初屬荊州武陵郡,漢武帝時改屬牂牁郡。
三國時屬吳。
晉代屬荊州武陵郡。
南北朝屬郢州武陵郡。
隋代改屬揚州沅陵郡。
唐朝屬黔中道彝、播、敘三州,之后,東部歸朗溪縣(縣址在今湖南省會同縣朗江鄉),西部屬思州。
五代時屬楚,繼為徽州、誠州所轄。
宋代時東部為誠州所轄,后又分屬三江縣、會同縣,西部仍屬思州。
宋崇寧二年(1103),屬靖州。
元代分屬靖州路總管
區劃: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