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川硐村 | 隸屬: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鄉 |
區劃代碼:520603205209 | 代碼前6位:52060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內有48個洞穴,里面相互連通,故得名川硐,村委會駐川硐,故得名。
基本介紹:
川硐塘村位于大坪鄉南面,東面與蘇灣村相連,南面與魚塘鄉團山村接壤,西面與龍門村相交,北面與大坪、柴山村相鄰,總面積12.19平方千米。轄牟家坡、沙子坡上、下組、上寨、鄧家、六馬田、臺上、川硐塘、栗子山上、下組共10個村民組。2003年有鄉村住戶451戶,鄉村人口1865人。全村以侗、土家、苗族人口居多。村委會駐川硐塘村小學。有貧困人口400人
川硐村與蘇灣村、大沖村、龍門村、甕巖村、大坪村、柴山村、清塘村、白果村、地慢村、銅鑼村、黃花村相鄰。
歷史沿革:
清朝末年,匪患不斷,附近百姓為逃避生存,發現該地內有48個洞穴,里面相互連通,故得名川硐。
從1949年至1956年建立川硐村,1957年改為川硐初級社。
1958年改為川硐生產大隊。
1984年改為川硐村委會。
1992年,銅仁市(縣級市)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鄉川硐村委會。
2007年3月撤并村,蘇灣、川硐合并建立蘇灣村。
2011年,拆分村,將蘇灣村拆分為蘇灣村、川硐村。
周邊相關:
川硐村附近有朱砂古鎮(萬山國家礦山公園)、萬山九豐農業博覽園、萬山鎮土坪村、云盤山、萬山雪花洞、萬山汞礦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渣辣面、土家“草凳”、銅仁糍粑、刨湯、銅仁鍋巴粉、銅仁紅薯干等特產,有萬山鼟鑼、趕社節、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思南花燈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