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燈塔社區 | 隸屬:燈塔街道 |
區劃代碼:520602005002 | 代碼前6位:5206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3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1954年建立燈塔初級合作社而得名,寓意“指引”。
基本介紹:
燈塔村位于銅仁市東北部、距市政府駐地7公里,行政區域面積18.6公里,轄14個村民組,1229戶,總人口4677人,耕地面積3950畝:其中田355畝,土599畝。渝懷鐵路、銅麻公路過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是銅仁市工業園區、銅仁市貨運站所在地。
轄區內共有上規模生產企業9家。燈塔村村民充分利用城鄉結合部區域優勢,大力發展種養殖業、運輸業、招商引資等,燈塔村現有養殖大戶7戶(每戶每年養雞規模2000只以上、養豬規模200頭以上),種植戶80余戶,在黃臘關發展大棚蔬菜36戶、30余畝。
車隊現有車輛120余輛,為倉儲物流、鐵路貨站、廠礦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解決富余勞力就業近千人,創收近千
榮譽排行:
2018年11月,燈塔社區被命名為貴州省第四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為馬巖鄉第五、七保,下轄暗塘、落馬鋪、滑田、黃臘關、老茍橋、坳上坪等6甲和萬家莊、矮屯、黃臘關、三眼橋、老茍橋、坳上坪等6個甲。
1950年10月,廢第五、七保建立第五、七行政村,隸屬馬巖鄉公所。
1953年9月,第七行政村撤銷。
1956年9月,由漁灣、萬家莊、矮屯、黃臘關、三眼橋、坳上坪等初級社建立燈塔高級社管理委員會,同年秋,暗塘、正光、滑田等初級社并入坪升高級社,隸屬三寨鄉人民
周邊相關:
燈塔社區附近有中南門古城(銅仁古城)、九龍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明邊城景區、百花渡旅游景區、紅董旅游景區、錦江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銅仁紅薯粉絲、銅仁珍珠花生、白水貢米、黃豆沙面糖糍粑、野生牛肝菌、銅仁葛根精粉等特產,有銅仁賽龍舟、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思南花燈戲、石阡木偶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