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元豐村 | 隸屬:海拉鎮 |
區劃代碼:520526123222 | 代碼前6位:520526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3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1958年建立大隊,因該大隊的中心點為袁家溝,居民糧食比別處豐收而得名。元豐。
基本介紹:
元豐村位于海拉鄉政府東北面,距離鄉人民政府6公里,全村國土面積有9.6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702畝,分為4個村民組,居住著漢、彝兩種民族共390戶1900人,土壤主要以紅土為主,平均海拔2306米,全鄉高低相對高差250米,水資源缺乏,境內無探明的礦產資源,全村有林地面積4810畝,其中有林地面積3860畝,森林覆蓋率為26.75%部分坡耕地和荒山荒坡已石漠化,生態環境脆弱。
元豐村總人口1900人,其中男性978人、女性922人,人口密度178人∕平方公里,元豐村現有人口中,育齡婦女440人,其中已婚育齡婦女269人,無孩13人,一孩35人,二孩42人,在已婚育齡婦女中,已采取絕育措施2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于大鴉鄉,1954年屬觀風海區枧槽鄉;1962年屬枧槽公社元豐大隊;1992年屬枧槽鄉元豐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屬海拉鄉元豐村民委員會;2015年12月屬海拉鎮元豐村民委員會;2016年村改居,2021年居恢復為村得名至今。
周邊相關:
元豐村附近有威寧草海自然保護區、撮泰吉-板底彝族村寨、彝族向天墓、烏江源百里畫廊、灼甫草場、石缸洞等旅游景點,有威寧火腿、威寧黨參、威寧黃梨、威寧白蘿卜、威寧蘋果、威寧蕓豆等特產,有彝族撮泰吉、四桐鼓舞、彝族酒禮舞、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海拉鎮·元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