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分水鎮 | 隸屬:務川縣 |
區劃代碼:520326111 | 代碼前6位:520326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63000 |
轄區面積:約170.2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1萬人 |
人口密度:約5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過江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過江村位于務彭公路重要位置,距務川縣城48KM,東鄰分水鄉三星村,南接紅明村,西與硯山相接,北與浞水接壤,總面積15平方公里,轄17個村民組和1個機關…[詳細] |
分水社區 | ~002 | 村莊 | 因此地海拔較高,山嶺將水源分成兩股溪流,故而得名![詳細] |
紅明村 | ~201 | 村莊 | 紅明村位于桂花之鄉分水的南面,距中國的務川、世界的仡佬務川縣城48公里,紅明村是2004年合村后新建的村寨。全村共有紅明、新村、四合、群星、河壩、澤門…[詳細] |
三星村 | ~202 | 村莊 | 三星村位于分水鄉東南部,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由三星、沙壩兩個自然村合并建成行政村。村委會駐地丁家組高家田,是鄉政府至天山村、蕉壩鄉必經之路。東與中壩村…[詳細] |
金華村 | ~204 | 村莊 | 金華村位于分水鄉東北方向,距分水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東鄰王武村,南接中壩村,西靠分水村,北連茅天鎮,總面積15平方公里,轄14各自然小組,總人口15…[詳細] |
王武村 | ~205 | 村莊 | 王武村位于分水鄉東南方向,東與焦壩鄉大坨村比鄰,南與茅天鎮相接。轄17個村民組,782戶,3323人.主要民族為仡佬族,土家族,苗族為主。
全村…[詳細] |
中壩村 | ~206 | 村莊 | 中壩村是分水鄉的行政村之一,由原三壩、下壩兩個自然村組成,距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東鄰王武村委會,西鄰三星村委會,南鄰天山村委會,北鄰分水村委會。轄覃家…[詳細] |
天山村 | ~207 | 村莊 | 天山村位于桂花之鄉分水鄉東南部,距仡佬源頭務川縣城68公里,東鄰蕉壩鄉樂居村以南廠和為界,南接柏村鎮龍臺村以長腳河為界,西靠硯山鎮回龍村以馬頸河為界,…[詳細] |
地名由來:
分水鎮,分水埡為古代彭水至務川鹽道的山埡口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辟為鄉場,因地勢得名。
基本介紹:
分水鄉現有8個行政村,82個村民組,有4757戶,20452人,勞動力11249個,是少數民族集居的新建鄉之一。
全鄉總面積170.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075畝,其中田8565畝,土15510畝。分水鄉屬中亞熱同季,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1℃,適合農作物的生長,主產玉米、水稻、薯類、烤煙等。境內植被資源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30%,現有深溪溝6000余畝,植被好的森林被列入了縣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保護的紅豆杉、蘭草、紫荊樹、銀杏、白鶴、五步蛇、野豬、野生黃羊、獐子、錦雞、水獺等珍貴稀有動物;還有大量的重金石、瑩石等礦產資源。全鄉的主要經濟來源靠烤煙生產和外出務工經商,做好
文化旅游:
石龍門書院遺址位于分水鎮過江社區石龍門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唐、宋朝時期,分水鎮境域屬都濡縣。
清朝初期,屬婺川縣。
民國二年(1913年),屬后坪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為婺川縣分水鄉。
1953年,劃為小鄉。
1958年,屬浞水公社。
1984年,復名分水鄉。
1992年,撤區合并天山、王武、過江3小鄉建分水鄉,駐地由分水埡移建冷家壩。
2016年1月29日,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