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蕉壩鎮 | 隸屬:務川縣 |
區劃代碼:520326112 | 代碼前6位:520326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63000 |
轄區面積:約1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7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蕉壩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從2003年拆區強村以來到現在全村共有6個大組,24個村民小組、1364戶、5231人、耕地面積 畝、林地 畝;到目前為止共建了茶葉基地10個32…[詳細] |
樂居社區 | ~002 | 村莊 | 從2003年拆區強村以來到現在全村共有4個大組,22個村民小組、1174戶、5448人、耕地面積 10352畝、林地 6520畝;到目前為止共建了…[詳細] |
沙灣村 | ~201 | 村莊 | 沙灣村隸屬務川蕉壩鄉,位于鄉政府東南方向,交通比較落后,距務川縣61公里。東鄰麻青村,南接紅絲鄉,西接新茶村,北接蕉壩村,是黑野猴的發源地,被國家列為…[詳細] |
麻青村 | ~202 | 村莊 | 從2003年拆區強村以來到現在全村共有3個大組,18個村民小組、761戶、3025人;到目前為止共建了茶葉基地8個2126.4畝、烤煙基地6個1860…[詳細] |
龍橋村 | ~203 | 村莊 | 全村總人口2557人,701戶,以仡佬族,苗族,土家族為主,轄15個村民小組,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3480元。龍橋村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地域廣闊,森林資源…[詳細] |
大坨村 | ~204 | 村莊 | 現在全村共有4個大組,17個村民小組、756戶、3031人、耕地面積5120 畝、林地 3002畝;到目前為止共建了茶葉基地1個700畝、烤煙基地4…[詳細] |
新茶村 | ~205 | 村莊 | 從2003年拆區強村以來到現在全村共有4個大組,22個村民小組、1174戶、5448人、耕地面積 10352畝、林地 6520畝;到目前為止共建了…[詳細] |
地名由來:
蕉壩鎮,因鄉人民政府駐地原名蕉窩壩而得名。
基本介紹:
洪渡河畔的蕉壩鄉,位于務川自治縣東北邊陲,與本縣的茅天鎮,分水鄉,柏村鎮,紅絲鄉毗鄰,東北面與沿河縣接壤,鄉0距縣城49公里,地域面積179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37個村民組,5939戶25432人,
蕉壩歷史悠久,遠古傳說曾經是雙蛟龍經常出沒的灘壩,世代的演化諧音而成名為蕉壩,轄區內樂居曾經是原安化縣府所在地,變遷中一度是安化,后坪等縣的轄區,之后歸入務川版圖,距今已有近1000年歷史。1936年,賀龍率領紅三軍團由麻青橫穿蕉壩進入貴州,留下了很多感人傳奇的人和事,至今仍然激勵著這方熱土上的人民;1992年撤并建時將原樂居,蕉壩兩鄉合并興建了蕉壩鄉。
蕉壩山川秀美
文化旅游:
蕉壩惜字塔位于蕉壩鎮蕉壩社區和平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鵝公溪巖葬位于蕉壩鎮新茶村陳家壩組鵝公溪,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墓葬,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田壩場惜字塔位于蕉壩鎮沙灣村田壩場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樂居僧塔墓位于蕉壩鎮樂居村橋上組,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墓葬,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蕉壩鎮境域屬安化縣(今德江縣)。
光緒十年(1884年),劃后坪彈壓管理。
民國二年(1913年),屬后坪縣(駐茅天)。
民國三十年(1941年),劃歸婺川縣,次年,設蕉壩鄉。
1950年,屬第七區(駐蕉壩)。
1958年,屬鎮南公社。
1984年,復為蕉壩鄉。
2016年1月29日,撤銷蕉壩鄉建制設置蕉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