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干井村 | 隸屬:金華鎮 |
區劃代碼:520114100205 | 代碼前6位:52011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A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0018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寨北有一井,井下是陰河,雨季時井水可溢出井坎,冬季井中水位很低,當地稱干井,故得名干井村。因村委會駐地干井村,以駐地村名得名。
基本介紹:
干井村位于鎮政府北面,離鎮政府2公里,東與野鴨鄉小箐村相連,南與本鎮金龍村接壤、西與本鎮何關村毗鄰、北靠本鎮翁貢村,全村總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田736畝、土1264畝,有3個村民組,2個自然村寨,全村有167戶698人,有黨員20名。
--人口總數:698人 農業人口:686人非農業人口:12人
--行政區面積: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侗、穿青、蒙古發展口號:打造生態為主、和諧穩定為先
--所轄村:1-3組生產總值:85.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苗木名特產品:玉米辦公所在地:干井村三組
干井村與三鋪村、金華村、翁井村、何關村、金龍村、上枧村、下鋪村、蒿芝村、翁貢村、蒼坡村、上鋪村、一一三社區、蒿芝塘社區、敖凡沖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年(1931年),隸貴陽縣第六區金華鎮;民國三十年(1941年)后,隸貴筑縣金華鄉金華保。
1952年,隸貴筑縣第五區金華鄉;1955年4月,劃歸貴陽市郊區,隸貴陽市郊區金龍鄉;1958年2月,隸烏當區金華鄉;同年底,烏當區在此開辦林場,由區直轄;1962年后,變為金華人民公社社辦林場;1980年,改為干井生產大隊,以糧食生產為主,兼營林業;改置為干井村民委員會,轄4個村民組;1989年撤鄉
周邊相關:
干井村附近有貴州省博物館、貴陽百花湖國家濕地公園、苗族風情園、金翠湖、貴陽城鄉規劃展覽館、文化藝術宮等旅游景點,有素粉、貴陽砂鍋粉、戀愛豆腐果、貴陽大排面、軟哨面、豆腐圓子等特產,有平堡花燈、花溪苗繡、竹貼畫、楠木渡花燈、平堡花燈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