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格沙屯村 | 隸屬:雨樟鎮 |
區劃代碼:522322104202 | 代碼前6位:5223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E |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62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稱格需民,系彝語譯音,意為回族居住的地方。后演化為格沙屯。
基本介紹:
格沙屯村距雨樟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有九年制學校1所,該村交通便利,309省道,晴興高等級公路穿村而過,有格沙屯塑膠廠,格沙屯蠶豆基地。
--人口總數:3700人 農業人口:2599人 非農業人口:101人
--行政區面積:9.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2259.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回族,布依族,苗族 發展口號:優化種植結構
--所轄村:場壩,馬一,馬二,中一,中二,中三,榜一,榜二,紅壩沖,新寨 生產總值:92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水稻,玉米,烤煙,蠶豆 名特產品:蠶豆
歷史沿革:
民國屬興仁縣第五區;1953年全縣區劃為57個鄉鎮時,該村隸屬于安化鄉;1956年,該村隸屬于雨樟初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該村屬于雨樟公社雨樟大隊;1959年撤區建雨樟公社,1962年復設雨樟區,1992年建并撤青底、交樂、格沙屯三個鄉合并為雨樟,該村隸屬于雨樟鎮;2008年村級整合后該村隸屬于雨樟鎮。
周邊相關:
格沙屯村附近有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阿妹戚托小鎮、萬峰林、雙乳峰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晴隆綠茶、興仁薏米仁、普安紅茶、冊亨茶油、頂壇花椒等特產,有冊亨布依戲、布依族勒尤、小屯古法造紙、安龍縣皮紙制作技藝、布依族查白歌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