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光輝社區 | 隸屬:威舍鎮 |
區劃代碼:522301109001 | 代碼前6位:52230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E |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624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日出東方,照耀整個田埂,一片光輝的景象,后由原村支書吳正邦等人提示,看到眼前的景觀就取名光輝。
榮譽排行:
2018年11月,光輝社區被命名為貴州省第四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光輝社區全區9.5平方公里,距區28公里。全區現有5個片區,居民1096戶,3943人,其中:貧困戶140戶,占全村總村總戶數的3.5%,男勞動力799人,女勞動力859人,少數名族1627人。全村現有耕地面積3000畝,其中水田616畝、旱地2384畝;森林面積7288畝,人均有均有林面積1.8畝。
--人口總數:3943人 農業人口:1405人 非農業人口:2538人
--行政區面積: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0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布依族,彝族,穿青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場壩,龍吊寺,小寨,小樹
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該村寨屬于威舍公社;1966年四清運動時,由兩個公社合并為一個公社,即威舍公社,該村寨隸屬于威舍公社。
1994年地名補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該村寨隸屬于威舍鎮;2007年11月,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威舍鎮村級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興府﹝2007﹞93號文件,同意撤銷下發哈村、豬場村、謝灑村,設立發哈村,辦公地點設在豬場村辦公室。
周邊相關:
光輝社區附近有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萬峰林、義龍山地旅游運動休閑博覽園、烏沙古脊椎動物發掘地、筆山書院、興義貓貓洞古文化遣扯等旅游景點,有七舍茶、興義山銀花、興義生姜、興義紅皮大蒜、興義白桿青菜、興義甘蔗等特產,有布依族高臺獅燈、布依族高臺獅燈舞、瓦戛高臺獅燈、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查白歌節、布依族“八音座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