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冷洞村 | 隸屬:則戎鎮 |
區劃代碼:522301117206 | 代碼前6位:52230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E |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62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此地有一個又大、又深、又冷的洞,后演變為冷洞,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8月,冷洞村被確定為第六批貴州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2023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冷洞村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1年9月,冷洞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12年11月,農業部認定冷洞村為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萬峰林金銀花)。
2011年12月,冷洞村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基本介紹:
冷洞村,地處則戎鄉西南部,距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國土面積7.3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組433戶1632人,有黨支部1個,黨小組2個,黨員49名,居住有漢、苗、布依、彝等民族。全村耕地面積1320.6畝,屬于新階段貴州省扶貧開發一類貧困村。這里山多、石多、坡多、林少、土少、地少,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巖地貌,石漠化極其嚴重,自然環境特別惡劣,生存條件極差,群眾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種養殖和勞務輸出。
2001年以來,冷洞村“兩委”班子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做大做強金銀花產業為突破口,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按照“三個統一”(即實行山、水、林、田、路、電、氣統一規劃;以小流域為
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則戎鄉改建為則戎人民公社,該村隸屬于則戎人民公社。
1966年四清運動時,則戎人民公社與花朗公社和巴布溝半邊街大隊合并,轄新場壩、冷洞、長槽、花朗、打廠、半邊街、枇杷樹八個大隊,41個生產隊,43個自然村寨,該村隸屬于則戎生產大隊。
1994年地名補查和資料更新調查時,隸屬于則戎鄉冷洞村。
2007年11月,根據《興義市市人民政府關于對則戎鄉村級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興府﹝2007
周邊相關:
冷洞村附近有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萬峰林、義龍山地旅游運動休閑博覽園、烏沙古脊椎動物發掘地、筆山書院、興義貓貓洞古文化遣扯等旅游景點,有七舍茶、興義山銀花、興義生姜、興義紅皮大蒜、興義白桿青菜、興義甘蔗等特產,有布依族高臺獅燈、布依族高臺獅燈舞、瓦戛高臺獅燈、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查白歌節、布依族“八音座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