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二郎村 | 隸屬:二郎鎮 |
區劃代碼:520330115200 | 代碼前6位:520330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6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清順治年間王國公率兵征剿農民起義領袖石可成,王國公派兩位公子為先鋒,兵分兩路,會師于校場壩,為紀念此事(古時兒子稱為郎)將校場壩改為二郎壩,該村正處于二郎壩,因此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0年9月,二郎村被命名為遵義市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二郎村位于二郎鄉政府境內,全村轄區共有22個村民組,1136戶,人口數4736人,耕地面積,田面積78畝,土面積102畝。盛產李子,培育水果、蔬菜、畜牧、紅糧。以勞務經濟為村域經濟支柱。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水果、蔬菜、畜牧、紅糧。2005年來,二郎村按照“富、學、樂、美”的要求,打造“四在農家”,以創建群眾滿意的“五個好”基層黨組織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和能人的帶頭作用。通過黨員幫帶群眾,從培養新型農民為切入點,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美化人居環境。
以實施“三關”工程為載體,不斷提升農村文明程度,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效果。創建點上建有村辦公樓、村計衛室、文化長廊、留守兒童之家、
歷史沿革:
成立于2003年。
1958年成立人二郎公社新民大隊,1965年從仁懷縣劃規習水管轄;1984年人民公社改為鄉,新民大隊改為二郎村,1992年撤桑木區并鄉建二郎鄉,2015年撤二郎鄉設二郎鎮,2003年由團山、院子、郎壩、二郎村合并為二郎村;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二郎村附近有四渡赤水紀念館、丹霞谷旅游度假區、土城古鎮、三岔河景區、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區、習水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黔北麻羊、習水仙人掌、習水巖蜂蜜、習水麻羊、習水紅茶、習水紅稗等特產,有習水河燈節、趕苗場、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仡佬族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