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井壩村 | 隸屬:二里鎮 |
區劃代碼:520330116205 | 代碼前6位:520330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周圍環山有一凹陷處似井,地勢平坦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井壩村被命名為貴州省第六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0年9月,井壩村被命名為遵義市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井壩村地處二里鄉西南面,全村共有人口3640人,行政區面積7.3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井壩村主要產業包括有機紅糧、玉米等
“神洞”位于井壩村小壩組,地名田模子,洞內直徑不到一米,深不見底。之所以把它稱為“神洞”。神秘之處主要是因為它充當了小壩組群眾的預報天氣,一是聽見洞中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和刮大風的聲音,那么預示著即將下暴雨或者冰泡,是當地群眾的預警員;除此之外,相傳它還能為人們提供置辦宴席之餐具,如果你想要辦宴席,只需在洞口燒三柱香,一支蠟燭,一刀線紙,在洞口求神拜佛,并將你所需餐具向“神洞”說清楚,第二天宴主只需在洞口取所需餐具。宴席辦完后,宴主要把餐具送回洞口。后來,羊角池一家姓羅的
歷史沿革:
成立于2003年。
1958年成立并將聯盟公社與曙光公社合并為興隆公社,1965年從仁懷劃歸習水,1984年興隆公社改為黃坭塘鄉,大隊改村,1992年撤永安區由興隆、觀摩、二里鄉合并建二里鄉,并建井壩村,2015年撤二里鄉建二里鎮;2003年由雙崗、井壩、陽井村合并為井壩村,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井壩村附近有四渡赤水紀念館、丹霞谷旅游度假區、土城古鎮、三岔河景區、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區、習水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黔北麻羊、習水仙人掌、習水巖蜂蜜、習水麻羊、習水紅茶、習水紅稗等特產,有習水河燈節、趕苗場、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仡佬族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