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村位于久長鎮境北部,東接新民村,南連驢坊村,西抵中心村,北鄰息烽黎安村,總面積5.91平方公里。村委會所在地石灰窯,距久長街4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352戶1377人,其中少數民族8戶35人
村境東面是三角山山嶺歸家大坡,北面和西面眾山林立,中間為一壩子,地形北高南低,屬低山丘陵地貌。一般海拔1310至1400米,年平均氣溫13.2℃,積溫≥3838.6℃,降雨量1180毫米,無霜期258天,日照1254.9小時。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村屬崇義里四甲。民國初年,沿襲清制,村屬不變。四年(1915),村屬東區一保(區治狗場壩)。二十一年(1932),東區改稱第三區,屬第三區青龍鎮。二十四年(1935),村屬第三區清文聯保落邦保。三十一年(1942),村屬清文鄉落邦保。三十六年(1947)清文鄉改稱久長鄉,村屬不變。1949年11月24日修文縣人民政府成立,置區轄鄉(鎮),村屬石安區(區治石安寨)久長鄉。1950年8月,置石榴村農民協會,隸屬第三區久長鄉。1952年4月第三區遷駐久長街,同時,由久長鄉析出落邦、蚌殼堰、棟青、新橋、石榴等一片建立金橋鄉,村屬第三區金橋鄉。1955年11月,金橋鄉政府遷駐落邦街,村屬不變。1958年9月,置石榴生產隊,隸屬久長公社金橋管理區,下轄牛敞坡、石頭關、羊馬田等生產小隊。1961年6月,石榴生產隊改稱石榴生產大隊,隸屬久長區金橋公社,轄徐家灣、牛敞坡、石頭關、上灰幺、下灰幺、響水河、關沖、羊馬田等6個生產隊。1962年,撤久長區,將原久長區的金橋、清水公社并入久長公社后隸屬扎佐區,石榴生產大隊隸屬扎佐區久長公社。1963年2月,石榴生產大隊隸屬久長區金橋公社。1966年5月裁久長區,將原區屬久長、金橋、清水3個公社合并為久長公社,直隸于縣,石榴生產大隊屬久長公社。1981年1月,恢復久長區建制,久長公社析為久長、清水、金橋3個公社,石榴生產大隊屬久長區金橋公社。1984年4月,石榴生產大隊改稱石榴村民委員會,轄牛敞坡、下灰幺、羊馬田、響水河、徐家灣、石頭關、上灰幺、石灰窯、關沖等9個村民小組,屬久長區金橋鄉。1992年2月撤久長區,將原區屬4個鄉(鎮)并建久長鎮,村屬久長鎮,所轄村民小組不變。
村經濟以農業為主,水資源較豐富。村境有一溪流從羊馬田流進響水河入息烽境內。中路壩山塘,庫容20000立方米。轎子山山塘,庫容80000立方米。響水河山塘,庫容1000立方米。關沖山塘,庫容2000立方米。還有電力提灌站3站,總裝機3.7千瓦。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洋芋等。2009年耕地總面積1294畝,其中水田581畝,旱地713畝。糧食總產量573.2噸,農業總產值491萬元。
村交通優勢明顯,川黔鐵路穿境而過,境內設久長火車站。210國道、貴遵高等級公路均南北縱貫,村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力。
--人口總數:1377人 農業人口:1360人 非農業人口:17人
--行政區面積:5.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294.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 發展口號:大力發展農業
--所轄村:石灰窯,上灰幺,下灰幺,吳家灣,響水河,羊馬田,大關沖 生產總值:491.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水稻、玉米 名特產品:無 辦公所在地:石灰窯
石榴村附近有中國陽明文化園、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桃源河峽谷生態旅游區、六廣河大峽谷(六廣河名勝風景區)、修文蜈蚣橋、修文陽明洞等旅游景點,有修文獼猴桃、梵凈山紫袍玉帶石雕、奪奪粉、泡椒板筋、香油龍鳳腿、修文金秋梨等特產,有花溪苗繡、竹貼畫、苗族斗牛會、苗族殺魚節、簸箕畫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久長街道·石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