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鹽井社區 | 隸屬:六桶鎮 |
區劃代碼:520123106001 | 代碼前6位:52012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A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02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傳說元朝時,當地“夷蠻”曾在今衛生院處開采地下鹽水熬鹽,因不向官府納貢,被官兵剿滅,所開鹽井也因此而遭封閉,此后當地地名就被稱為鹽井。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鹽井社區被命名為貴陽市第四批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鹽井村是六桶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東面是石頭村,西面與林木村接壤,南面與石板交界,北面與六桶村相接。總面積3.2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全村轄四個村民組,農戶235戶,人口1248人,耕地面積1616畝,其中田85畝,非耕地面積253畝。主產玉米、大豆、小麥、洋芋等,年玉米總產量22萬公斤,水稻2.7萬公斤,小麥10萬公斤.且地質適宜烤煙、油菜生長,因此,烤煙、油菜是鹽井村的經濟支柱產業,年可產油菜5萬公斤,烤煙9萬公斤,為鹽井村民脫貧致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鹽井的來歷,據推測約在明朝以前,當地“夷蠻”曾在現衛生院處采水熬鹽。因“夷蠻”不納貢,被官兵剿滅,所開鹽井也因此而遭封閉。
歷史沿革:
2013年修文縣村級區劃調整,將六桶村和鹽井村合并建立鹽井社區居民委員會。
歸屬六桶鎮。
周邊相關:
鹽井社區附近有中國陽明文化園、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桃源河峽谷生態旅游區、六廣河大峽谷(六廣河名勝風景區)、修文蜈蚣橋、修文陽明洞等旅游景點,有修文獼猴桃、梵凈山紫袍玉帶石雕、奪奪粉、泡椒板筋、香油龍鳳腿、修文金秋梨等特產,有花溪苗繡、竹貼畫、楠木渡花燈、平堡花燈、苗族斗牛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