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陽橋村 | 隸屬:灑坪鎮 |
區劃代碼:520123105217 | 代碼前6位:52012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A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0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名來源于民國時期的楊橋鄉及境內水井名稱。因地處1932年成立的楊橋鄉,又因村境內有陽橋大水井。
基本介紹:
陽橋村位于灑坪鄉西南部,距鄉政府駐地12公里,全村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東與轎子山村相鄰,西與五江村相接,北與中明村相連,南與清鎮市隔河相望。全村轄5個村民組,290戶人家,724口人,總耕地面積813畝,其中田面積125畝,土面積688畝,森林面積2272畝。
多年來,勤勞樸實的陽橋人一直以玉米、水稻種植養家糊口,但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近年來,在灑坪鄉黨委、政府的帶動下,陽橋村村民開始大力發展養殖業,喂養波爾山羊、母豬、架子豬、仔豬等。種植金秋梨、水密桃等,“十二五”期間,陽橋村將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種植和養殖業,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歷史沿革:
村境元朝時屬四川行省六廣等處蠻夷長官司;明朝時屬水西管轄的于的則溪底飛(六廣)地,明末清初屬敷勇衛濯靈守御千戶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屬修文縣信順里二甲;民國四年,屬修文縣西區(烏栗)一保。
民國二十一年,屬修文縣第五區(烏栗)中寨鄉。
民國二十四年,屬中寨聯保。
民國二十七年,屬第二區(烏栗)中寨聯保。
民國三十一年,取消區和聯保,屬中寨鄉。
1949年解放后,隸屬于烏栗區中寨鄉。
1952年,屬
周邊相關:
陽橋村附近有中國陽明文化園、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桃源河峽谷生態旅游區、六廣河大峽谷(六廣河名勝風景區)、修文蜈蚣橋、修文陽明洞等旅游景點,有修文獼猴桃、梵凈山紫袍玉帶石雕、奪奪粉、泡椒板筋、香油龍鳳腿、修文金秋梨等特產,有花溪苗繡、竹貼畫、楠木渡花燈、平堡花燈、苗族斗牛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