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龍村 | 隸屬:白泥鎮 |
區劃代碼:520329109202 | 代碼前6位:520329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此地四周群山起伏,連綿不斷,像一條飛舞的巨龍一樣,顧名思意得名“大龍”。
基本介紹:
大龍村位于余慶縣城東北角,距縣城17.5公里,東與民同相鄰,西與小腮哨溪村相連,北與石阡聚鳳鄉接壤,平均海拔750米。余石公路貫穿全境,有比較便利的交通條件。
大龍村由三愛、明光、柏楊、黃泥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所轄40個村民組,4612人,黨員89人,流通能人15人,種植能人210人,致富能人36人,衛星接收站2個,所轄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28畝,森林植被保存完好,覆蓋率76%,主導經濟作物,烤煙450畝,水果500畝,野豬養殖基地一個,果樹基地2個。
自實施“四在農家”創建以來,共完成8個集中村寨,創建11個村寨進寨主路硬化,農村面貌逐漸改善。
大龍村與滿溪村、民同村、新寨村、下里社區、明星社區、團結村、春景村、迎春村、魁龍村、中關村、桂花村、哨溪村相鄰。
歷史沿革:
大龍在民國時期是一個鄉,下轄七、八、九保。
1949年改為七、八、九村。
1953年建鄉時,七村劃為柏楊鄉,八、九兩村合并為大龍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大龍管理區。
1960年又將柏楊管理區和大龍管理區合并為大龍管理區。
1962年劃小公社,又把大龍管理區改為大龍公社。
1984年撤消人民公社,建立鄉鎮時,建立大龍鄉,下轄明光、黃泥、三愛、柏楊4個村。
1992年“撤并建”時,全縣設9鎮1鄉。
大龍鄉改
周邊相關:
大龍村附近有飛龍寨景區、余慶坊·河濱旅游景區、第三地生態園、敖溪土司古鎮、余慶紅渡景區、飛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等旅游景點,有余慶苦丁茶、遵義烤煙、烏江豆腐魚、灌粑、余慶紅金橘、紅油炸糕等特產,有矮人舞、黔北打鬧歌、余慶龍燈、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白泥鎮·大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