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溪鎮 | 隸屬:正安縣 |
區劃代碼:520324102 | 代碼前6位:52032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63000 |
轄區面積:約1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和溪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和溪村位于和溪鎮中心,轄區管理面積18.1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6516人,1542戶,轄區內17個村民組,現有黨員110人,其中流動黨員19人。相距縣…[詳細] |
大坎社區 | ~002 | 村莊 | 大坎村位于正安縣城以南,東抵儉平、西接樂儉,有13個村民組,共5668人,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78畝(其中田2299.5畝,土1578.5…[詳細] |
馬鞍村 | ~201 | 村莊 | 馬鞍村位于和溪鎮南四公里,與米糧村、青龍村和溪村相連,芙蓉江從馬鞍村邊沿而過,207省道從馬鞍村插肩而過。全村所轄15個村民組,3518人,801戶,…[詳細] |
青龍村 | ~202 | 村莊 | 青龍村與和溪村、大坎村相連,距和溪鎮10公里,現有4個黨小組,黨員43人,轄9個村民組,有人口1748人,耕地面積1270.93畝,生產總值為350萬…[詳細] |
米糧村 | ~203 | 村莊 | 米糧村所轄10個村民組,998戶,現有4021人。黨員76人(其中女11人、流動12人)。國土面積12.5平方公里(其中田1580畝、土2308畝)。…[詳細] |
艷山村 | ~204 | 村莊 | 艷山村所轄10個村民組,總人口3502人,其中黨員37人,行政區面積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80畝,主要產業;種植、養殖。
…[詳細] |
杉木坪村 | ~206 | 村莊 | 杉木坪村位于和溪鎮西北面距和溪鎮10公里座落S303縣道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總面積2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76.6畝,其中田2015畝,土7…[詳細] |
桑壩村 | ~207 | 村莊 | 桑壩村位于正安縣城東南部,和溪鎮西南部、距縣城23公里,西接綏陽縣野茶村,東南接小雅黃渡村、梨埡村,南接瑞溪鎮團結村、木盆寺村,北接杉木坪村,西接樂儉…[詳細] |
楠木村 | ~208 | 村莊 | 楠木村轄區15.22平方公里,現有人口3219人,共有680余戶,13個村民組,黨員55人,其中流動黨員5人。
楠木村東接樂儉東門村,南靠綏陽野…[詳細] |
鳳山村 | ~209 | 村莊 | 鳳山村位于和溪鎮西北方,與小雅黃渡村、梨埡村,瑞溪團結村相鄰,與本鎮桑壩村隔河相望,離和溪鎮政府所在地38公里,離縣城41公里。轄7個村民組,522戶…[詳細] |
地名由來:
和溪鎮因附近山溪遍長藿麻取名藿麻溪,后以諧音命名。
基本介紹:
和溪鎮新建于1992年,位于正安縣城南面,距縣城約17公里。東連格林鎮,北鄰瑞溪鎮,西接小雅鎮,南靠土坪鎮和流渡鎮。總面積148多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河麻溪,海拔625米。
和溪鎮位居九龍江西溪源頭的閩西南結合部山區,自明代始設和溪巡檢司以來,迄今巳有600余年。全鎮現有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2萬人,轄區面積14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0.4萬畝,耕地面積2.4萬畝。連續十四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并獲得省級“衛生鄉鎮”、“十好文明集鎮”、“家園杯村鎮建設競賽先進單位”、“明星鄉鎮”和市級“黨建先進鎮”、“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六好鄉鎮黨委”等稱號,是漳州市44
榮譽排行:
2011年8月,第二批貴州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和溪鎮上榜。
文化旅游:
曾家民居位于正安縣和溪鎮米糧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曾家民居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興庵位于正安縣和溪鎮鳳山村,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永興庵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屬德溪里。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屬南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鳳儀區(一區)。
1992年,前由鳳儀區所轄。
1992年7月,鳳儀區的和溪、杉木坪、桑壩3鄉和馬鞍鄉的大部及流渡區的米糧鄉合并為和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