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壩場村 | 隸屬:汪家寨鎮 |
區劃代碼:520201102205 | 代碼前6位:52020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B |
長途區號:0858 | 郵政編碼:55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據查,在沙壩場社區六組有較大的沙壩,村民們趕集都聚于此地,故稱“沙壩場”。
基本介紹:
沙壩場社區位于汪家寨鎮東南部,東與大河鎮大箐村相連,南北與新塘村接壤,西面緊靠藝奇村,北鄰汪家寨煤礦和汪家寨選煤廠,地處城郊,距市中心約20公里,占地7.6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組1013戶4385人。其中含流動人口171戶,320人。現有黨員50名,
村兩委干部8名,平均年齡31歲,都具備高中以上文化。
2012年末農民人均收入4800元,耕地面積428畝,蔬菜地面積290畝,林地面積1800畝,難利用地約300畝,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最高海拔1800米,最底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14.5℃,年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約250天。
--人口總數:4385人 農業
文化旅游:
硝灰洞因古時有人在洞內挖土熬硝得名。位于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地處今水城發電廠附近,是貴州省繼黔西觀音洞、桐梓巖灰洞后,于1973年夏發現的又一古人類文化遺址,為貴州發現的第二個有
歷史沿革:
今沙場壩村村民委員會境內,解放初沙壩場名叫立奇鄉,又稱文化大鄉。
1956年改名為藝奇公社屬大河區管轄。
1958年稱為人民公社。
1963年改名為藝奇管理區。
1970年叫大河區藝奇鄉。
1984年屬汪家寨鎮管轄,成立沙壩場村民委員會。
2009年11月改為沙壩場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沙壩場村附近有六盤水市明湖水利風景區、涼都高原比女街生態園旅游景區、鐘山月照養生谷旅游景區、明湖國家濕地公園、大河堡·涼都花海、韭菜坪等旅游景點,有鐘山葡萄、韭湯、“嘗回頭”羊肉粉、苦蕎飯、元坤羊肉粉、毛大姜茶等特產,有彝族“懇合唄”、布依族盤歌、彝族婚嫁習俗、盤縣彝族山歌、剪紙工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