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刀靶社區 | 隸屬:三合鎮 |
區劃代碼:520304104002 | 代碼前6位:52030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31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刀靶,原名刀靶水,源于一個有關三國蜀漢名將關羽之子愛民如子、刀靶拄水的故事而得名。
關羽(162?-220),漢族。生于東漢桓帝延熹年間,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軍事家。死后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圣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關羽被…… 關羽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刀靶村位于三合鎮南部4公里處。距省城貴陽97公里,據歷史文化名城40公里,面積約16.7平方公里,有良田2145畝,有耕地1843.5畝,經濟林3075畝,防護林4678畝,屬省級二類貧困村,由原來的刀靶村、青杠埡村和刀靶居委會合并而成,轄20個村民組,總人口6428人,其中農業人口5549人,非農業人口879人,少數民族142人,黨員83名,外出黨員16人,留守兒童62人,空巢老人71人。
刀靶水街上曾有一座久負盛名的九重廟,從山腳延伸到山岡,層層疊疊,飛檐翹角,琉璃綠瓦,巍峨壯觀,惜早毀滅于元、明、清的戰火中,現僅剩一殿,為村委辦公用地。
刀靶水的繁鬧,應該是20世紀20年代后
歷史沿革:
刀靶之名原于三國末期。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鴨溪區刀靶鎮。
1949年11月,隸屬第五區(南白)刀靶鎮。
1950年10月,屬第十區刀靶鎮,更名為刀靶街。
1953年5月,仍屬第十區刀靶鎮。
1954年7月,屬三合區刀靶鎮。
1956年8月,屬三合區刀靶鎮。
1958年10月,屬三合基層人民公社刀靶管理區。
1961年8月,屬刀靶人民公社。
1971年2月,屬烏江區刀靶人民公社革委會。
1984年4月,更名為
周邊相關:
刀靶社區附近有云門囤景區、茍壩會議舊址、水上大天門旅游景區、太陽坪景區、播州鄉韻莊園、烏江渡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遵義朝天椒、芶江脆紅李、核桃箐核桃、白果貢米、鴨溪窖酒、播州烏江魚等特產,有黔北花燈音樂、仡佬族踩堂舞、仡佬族吃新祭祖習俗、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