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山村 | 隸屬:石板鎮 |
區劃代碼:520304119207 | 代碼前6位:52030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3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山多交通不便而貧窮,且沙地較多,當地人民盼望把石沙變成富有的“金山”得名。
基本介紹:
金山村位于石板鎮東南角,面積約17平方公里,東與鴨溪鎮全興村相鄰,西與黑函大橋通金沙縣源村鄉,南北與柑子樹村相鄰,金山村下轄21個村民組,506戶,2016人,在家人口856人,是典型的農業型自然村,這里有豐富的煤炭和其它資源。平均海拔1026米,年均氣溫12.5-25.7℃,年均降水量955毫米,農業主要產業以芝麻、花生、辣椒、高粱、玉米等為主;畜牧業以生豬、雞和打漁為主;金山村是國家級貧困村,貴州省的一級貧困村,2010年底人均收入不足2800元,四分之三的收入來至外出務工。多年來廣種薄收,人煙稀少,6條主道不能正常通行,有5個村民組未通路,自有石板的“西藏”之稱。我們在“十二五”時期提出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建立人民政權時由金山屬遵義縣第六區(鴨溪)管轄。
1950年9月,保、甲改為村、組時建金山村,并以村為單位建立了村農民協會。
1953年,基層實行普選建鄉,境內建立金山鄉,轄金山村、土巖村、新民村,隸鴨溪區。
1958年9月成立鴨溪基層人民公社,下設管理區,今石板鎮境建石板、池坪、天旺、金山、五星5個管理區,金山管理區下設金山大隊、八一大隊(由土巖村更名。
1965年7月,從八一大隊分出部
周邊相關:
金山村附近有云門囤景區、茍壩會議舊址、水上大天門旅游景區、太陽坪景區、播州鄉韻莊園、烏江渡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遵義朝天椒、芶江脆紅李、核桃箐核桃、白果貢米、鴨溪窖酒、播州烏江魚等特產,有黔北花燈音樂、仡佬族踩堂舞、仡佬族吃新祭祖習俗、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