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更鎮 | 隸屬:東方市 |
區劃代碼:469007106 | 代碼前6位:469007 |
行政區域:海南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瓊 |
長途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2600 |
轄區面積:約8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8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四更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四更村簡介
四更村座落在四更鎮中部,西面與四南村相鄰,北面與四北村接壤,南面與四而村相連。由于歷史上四次更換村址,故稱“四更村”。
四更村…[詳細] |
土地村 | ~201 | 村莊 | 土地村簡介
“土地”村,寓意是這塊土地是寶地,祈求年年農業大豐收。土地村座落在四更鎮的東北部,南面與付馬村相鄰,東面與長山村接壤,西面與…[詳細] |
付馬村 | ~202 | 村莊 | 付馬村座落在四更鎮東南部,西南面與四而村相鄰,東面與長山村接壤,北面與土地村相連,付馬村講的是獨一無二的“付馬話”。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436戶,…[詳細] |
赤坎村 | ~203 | 村莊 | 赤坎村由赤坎村和小赤坎村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有17個村民小組,437戶,1883人。全村耕地面積1025畝,其中水旱田450畝,坡園地575畝,農民…[詳細] |
四北村 | ~204 | 鎮中心區 | 四北村簡介
四北村是五十年代從四更大村分割出來的一個行政村,座落在四更鎮中部,東與四更鎮政府相鄰,南與四更村接壤,西與四中村相連,北與下…[詳細] |
來南村 | ~205 | 村莊 | 來南村簡介
來南村位于四更鎮的中部,西面與上榮村相鄰,東面與土地村接壤,北面與大新村相鄰。村民以哥隆話為主要語言,全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詳細] |
沙村村 | ~206 | 村莊 | 沙村簡介
沙村位于四更鎮的西部,西面與大洛工區鹽場相鄰,東面與下榮村相接,北面與英顯村接壤,以哥隆話為主要語言,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有…[詳細] |
日新村 | ~207 | 村莊 | 日新村簡介
日新村又稱篤村,300年前村址在昌化江北邊,由于昌化江一次特大洪水沖垮了赤坎村后的攔水坡,昌化江改道,才搬至現在的村址,位于…[詳細] |
四中村 | ~208 | 鎮中心區 | 四中村是1980年從四南村分割出來的一個行政村,位于四更鎮的中部,東北與四北村相接,東南與四更村相鄰,西臨面前海與四南村相連接并和大洛鹽場工區接壤,全…[詳細] |
旦場園村 | ~209 | 村莊 | 旦場園村是100多年前旦場村人到靠海的園地耕作居住而形成的一個自然村,村委會管轄兩個自然村,即旦場園村和旦場田村,位于四更鎮的西北部,東面與英顯村相鄰…[詳細] |
四而村 | ~210 | 村莊 | 四而村簡介
四而村(又稱馬嶺田村)是建國前四更大村的村民到馬嶺田耕作居住而形成的一個自然村莊,位于四更鎮的南部,南面與八所鎮田莊村相鄰,…[詳細] |
英顯村 | ~211 | 村莊 | 英顯村地處昌化江入?诘哪习,位于四更鎮北部,西面與旦園村相鄰,東面與居多村接壤,南面與沙村相鄰,北面與旦場村隔江相望。
英顯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詳細] |
大新村 | ~212 | 村莊 | 大新村位于四更鎮北部,南面與來南村相鄰,東面與赤坎村接壤,西面與日新村相連,北面與昌江縣浪煙村隔江相望,村民以哥隆話為主要語言。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詳細] |
旦場村 | ~213 | 村莊 | 旦場村簡介
旦場村座落在昌化江下游的孤島中,四周環水,位于四更鎮的西部,北面與昌江縣昌化鎮咸田村隔江相望,南面與英顯村隔江相望,西鄰北部…[詳細] |
下榮村 | ~214 | 村莊 | 下榮村位于四更鎮的中部,西面與沙村相鄰,東面與上榮村接壤。村民以哥隆話為主要語言,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184戶,608人,耕地面積1300畝,其中水…[詳細] |
長山村 | ~215 | 村莊 | 長山村簡介
因村東頭有一條長長的土山(丘)而得名“長山村”,村座落在四更鎮東部,西面與土地村相鄰,東面與三家鄉水流東村接壤,南與付馬相鄰…[詳細] |
居多村 | ~216 | 村莊 | 居多村簡介
居多村座落在四更鎮的北部,地處昌化江入?诘哪习,北與昌江縣昌化鎮隔江相望,西和英顯村相鄰,東與日新村相接壤,南與下榮村相連…[詳細] |
四南村 | ~217 | 鎮中心區 | 四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上榮村 | ~218 | 村莊 | 上榮村位于四更鎮的中北部,西面與下榮村相鄰,東面與來南村接壤,北面與日新村相連接。村民以哥隆話為主要語言,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98戶,626人,耕…[詳細] |
四必村 | ~219 | 村莊 | 四必村(又稱豬茫坡村)是一百年前四更大村的村民,在面前海的豬茫坡耕作居住而形成的一個自然村。村莊位于四更鎮的西南部,西面是北部灣的面前海,東面與四而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政府駐地位于四更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東方市轄鎮。1987年置四更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14.8公里。面積83平方公里,人口2.7萬。有公路南接225國道。轄四更、四南、四中、四北、四必、四而、付馬、長山、土地、上榮、下榮、來南、赤坎、大新、日新、居多、英顯、沙村、旦場、旦場園20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木材加工、磚瓦、碾米、運輸等業。農業主產水稻。土特產有辣椒、蒜頭、西瓜等。
文化旅游:
付龍園遺址(榮村遺址)位于東方市四更鎮,時代為新石器時代至南北朝。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遺址地中央為中心,東至來南村委會第三村民小組、第一村民小組、第十二村民小組農民集體所有的旱
歷史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隸屬昌江縣一區。
1951年,屬昌感縣一區。
1957年9月,撤區并鄉,成立四更鄉。
1958年11月,屬火箭公社(后改為新街公社)。
1959年6月,從新街公社分出設立四更公社。
1983年9月,改為四更區。
1987年3月,改為四更鎮。
四更小紅椒東方市四更鎮小紅椒,這種辣椒小,但在海南可謂堪稱第一辣。是東方市著名的地方特產,他和四更烤乳豬、四更四季豆、四更花生并稱四更鎮四大名牌特產。四更鎮是革命老區,位于東方市北部,坐落在昌化江出海
“四更烤乳豬”在東方已經是久享盛名了,據傳已有300年的歷史。“四更烤乳豬豬”之所以能夠如此受到歡迎與其原料和作法有著很大關系。“四更烤乳豬”采的原料是來自東方市四更村,我想這也是它叫“四更烤乳豬”的
黑臉琵鷺,這種全球僅余1000多只的珍貴鳥類,從昨天開始,在我省有了較為安全可靠的棲息樂園。昨天上午,省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一致通過了擬建海南東方黑臉琵鷺省級自然保護區的評審。海南東方黑臉琵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