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蒼西村 | 隸屬:城西鎮 |
區劃代碼:460106100205 | 代碼前6位:460106 |
行政區域:海南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瓊A |
長途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基本介紹:
蒼西村簡介
蒼西村地處龍華區城西鎮的西南方向,距市區約12公里。位于貨運大道與疏港大道交叉點,東至蒼嶧路,西依海榆中線,南鄰龍橋鎮,北靠白水塘路。面積9.67平方公里。有1個經濟社,10個村民小組。在革命戰爭年代,先后涌現出了22位革命烈士。1927年成立的0蒼西黨支部和蒼西農民協會,是瓊崖革命史上較早的黨組織和群眾組織。目前全村有450戶,1850人。早期主要以種植甘蔗、豆類、木薯、西瓜等經濟作物為主,蒼西的甘蔗畝產2000斤~3000斤左右,以甜、脆著名。由于城市化規模不斷擴大,蒼西村農業用地被大量征用,現在經濟主要靠出租土地與公司聯營。2003年以來,蒼西村籌資約200萬元
文化旅游:
蒼西農民協會舊址位于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蒼西村。1926年6月,中共黨員柯嘉予、吳乾修、嚴獻謨先后到蒼東、蒼西開展黨的組織建設工作。1927年2月,蒼西村黨支部正式成立。在黨支部的指導下,同年
周邊相關:
蒼西村附近有蒼西農民協會舊址、海口騎樓老街、海口觀瀾湖文體旅游區、秀英炮臺、海口熱帶農業科技博覽園、海瑞墓等旅游景點,有貝殼系列產品、香蘭茶、原汁椰子粉、海南清補涼、紅樹林椰子飯、木薯等特產,有媽祖祭典(海口天后祀奉)、洗龍水等民俗文化。
區劃: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蒼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