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潭牛鎮 | 隸屬:文昌市 |
區劃代碼:469005105 | 代碼前6位:469005 |
行政區域:海南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瓊 |
長途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1300 |
轄區面積:約141.2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潭牛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潭牛社區位于潭牛鎮潭牛圩上,距鎮機關所在地0.5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3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980戶4890人,勞動力200人;轄區總面積約4.7平…[詳細] |
新橋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新橋居位于潭牛鎮西部,距鎮機關所在地15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3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243戶789人,勞動力521人;轄區總面積約0.2平方公里,年…[詳細] |
美文社區 | ~003 | 村莊 | 美文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二公堆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二公堆村位于潭牛鎮北部,距鎮機關所在地7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25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566戶2396人,勞動力1232人;轄區總面積約11.7平方…[詳細] |
大廟村 | ~201 | 村莊 | 大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潭北村 | ~202 | 村莊 | 潭北村位于潭牛鎮北部,距鎮機關所在地1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22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606戶2150人,勞動力749人;轄區總面積約10.3平方公里…[詳細] |
潭牛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潭牛村位于潭牛鎮中部,距鎮機關所在地0.6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34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926戶3926人,勞動力2035人;轄區總面積約22.3平…[詳細] |
企堆村 | ~204 | 村莊 | 企堆村位于潭牛鎮南部,距鎮機關所在地4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28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695戶2953人,勞動力2054人;轄區總面積約18.3平方公…[詳細] |
中心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中心村位于潭牛鎮西部,距鎮機關所在地7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23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541戶2493人,勞動力1430人;轄區總面積約8.6平方公里…[詳細] |
昌美村 | ~206 | 村莊 | 昌美村位于潭牛鎮西部,距鎮機關所在地11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8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286戶983人,勞動力728人;轄區總面積約4.3平方公里,其…[詳細] |
大昌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大昌村位于潭牛鎮西北面,距鎮機關所在地18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12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315戶1400人,勞動力800人;轄區總面積約11.6平方…[詳細] |
大頂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大頂村位于潭牛鎮西北面,距鎮機關所在地9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9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400戶1445人,勞動力782人;轄區總面積約4.9平方公里,…[詳細] |
孔雀村 | ~211 | 村莊 | 孔雀村位于潭牛鎮西部,距鎮機關所在地12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11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395戶1495人,勞動力588人;轄區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其…[詳細] |
新民村 | ~212 | 村莊 | 新民村位于潭牛鎮西南面,距鎮機關所在地11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15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347戶1347人,勞動力715人;轄區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詳細] |
新橋村 | ~214 | 村莊 | 新橋村位于潭牛鎮西部,距鎮機關所在地15公里,交通便利;轄區共有11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有312戶1125人,勞動力473人;耕地面積1123.74畝,…[詳細] |
新昌村 | ~215 | 村莊 | 新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天賜村 | ~215 | 村莊 | 天賜村,原名新室村,“天賜”一名來歷,傳說是天子賜予的。明朝成化年間,海南出了二個神童,一是文昌人邢宥,二是瓊山人丘浚,二人雙雙登進士入仕。傳說丘浚回…[詳細] |
華僑農場生活區 | ~500 | 村莊 | 華僑農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此地潭中石牛激水,聲震數里,故名。
基本介紹:
潭牛鎮地處文昌市中部,海文高速公路縱貫其境,距海口市62公里。面積141.27平方公里,人口28026人,轄16個村(居)委會,244個經濟社。社會總產值為1.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89元,財政收入465萬元。
該鎮是文昌市種養業的重點鄉鎮。有10000多畝的淡水養殖基地,產品有魚、蝦、鱉、蛙等,品質優良,全鎮淡水養殖業年產值達4280萬元,在海南省淡水產品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該鎮是文昌雞的發源地,全鎮現有文昌雞飼養專業戶400多戶,有大型孵化場9家,肥雞年出欄300多萬只,創年產值4823萬元。該鎮也是熱作種植基地,種有橡膠、胡椒、果蔗等達1860公頃。此外,臺灣紅楊桃、珍珠石榴和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潭牛鎮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文化旅游:
符確堅將軍故居位于文昌市潭牛鎮,年代為清末。符確堅將軍故居為海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江祥鳳烈士蔓位于潭牛鎮潭牛村委會文通村東南500米,年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1957年)。為文昌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邢祚昌牌坊位于文昌市潭牛鎮大昌村委會仕陶村北,年代為清。邢祚昌牌坊為海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向外四至延伸,向東13.42米,向南至加固坎,向西12.98米,向北田坎邊,面
潭牛鎮昌美村是文昌市有名的革命老區村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昌美地區有26位革命同志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獻出了生命,其中有9名是中共地下政權的鄉長。新中國成立后,鄉親們多次要求在本地修建一座
據《文昌潭牛人民革命紀念冊》記載:潭牛是文昌縣共產黨組織的主要創始人周逸烈士和人民解放軍將領符確堅將軍的故鄉,1926年就建立起共產黨組織,組織農民協會,成立農民自衛軍,長期堅持開展革命斗爭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第六區潭牛鄉、中心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第四區潭牛鄉、潭樂鄉。
1949年,屬第五區潭牛鄉、大昌鄉、新橋鄉、蛟塘鄉、水北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1951年,屬第九區(潭牛區)。
1957年,撤區并鄉時屬潭牛鄉、蛟塘鄉、新橋鄉。
1958年10月,撤鄉時,設立紅城生產管理區。
1958年12月,紅城生產管理區分設城郊、潭牛、清瀾3個分社。
1959年3月,原東路分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