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排浦鎮 | 隸屬: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 |
區劃代碼:469003114 | 代碼前6位:469003 |
行政區域:海南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瓊 |
長途區號:0898 | 郵政編碼:578100 |
轄區面積:約95.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8萬人 |
人口密度:約2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排浦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排浦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龍山居社區 | ~002 | 村莊 | 龍山居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禾豐村 | ~200 | 村莊 | 禾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沙溝村 | ~201 | 村莊 | 沙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華村 | ~202 | 村莊 | 南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昌王村 | ~203 | 村莊 | 昌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瓜蘭村 | ~204 | 村莊 | 瓜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黑石村 | ~205 | 村莊 | 黑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春花村 | ~206 | 村莊 | 春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清代中葉,今排浦中心小學附近有一個名為福賢村的村莊。村民以"小排"(即舢板)出海打魚為生。漁歸,小排集中停泊在水邊。因人們稱水邊為"浦",于是便將福賢村稱為"排浦",即小排停泊的水邊。由于居民多為附近的田頭村人,有人也稱"田頭墟"。
基本介紹:
儋州市轄鎮。1957年置鄉,后改公社,1983年設區,1986年建鎮。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70公里。面積95.8平方公里,人口1.5萬。那(大)排(浦)公路起點,水運通沿海各港口。轄南華、昌王、禾豐、沙溝、黑石、瓜蘭、春花7個村委會和排浦1個居委會。鎮辦企業有造船廠、修造廠、水產品加工廠。農業主產水稻、蕃薯、甘蔗、西瓜。漁業盛產石斑魚、馬鮫魚、鯧魚、海鯉魚。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排浦鎮被命名為2020年度海南省衛生鎮。
歷史沿革:
排浦鎮在明代嘉靖年間稱同慶里。
同年,設立田頭墟,不久又設南華墟。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儋縣第五區(區公所在白馬井)。
解放初期屬儋縣第三區。
1958年,與富克、龍山農場合并,成立龍山人民公社;次年與龍山農場公開,設立排浦公社。
1983年,全國取消公社體制,排浦公社改為排浦區。
1987年,改區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