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新縣 | 隸屬:雄安新區 |
區劃代碼:130632 | 代碼前6位:130632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冀F |
長途區號:0312 | 郵政編碼:071000 |
轄區面積:約7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62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9個鎮、4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社區辦事處 | 至元二年,州縣俱廢為鎮,渥城改為新安鎮,“元以金人移安州治此,故曰新安”,這是“新”字作為安新縣地名第一次出現。…[詳細] | ||
安新鎮 | 8.48萬人 | 65.8km2 | 安新縣轄鎮。縣府駐地,1958年建新安公社,1984年改新安鎮,1989年更名安新鎮。位于縣境中部,白洋淀西岸碼頭。面積65.8平方公里,人口5.3萬…[詳細] |
大王鎮 | 1.94萬人 | 70.9km2 | 安新縣轄鎮。1961年建大王公社,1984年改鄉,1989年改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7.5公里。面積70.9平方公里,人口2.5萬。容(城)新(安)…[詳細] |
三臺鎮 | 4.37萬人 | 51.6km2 | 安新縣轄鎮。省明星鄉鎮。漢為容城縣治所。1961年設三臺公社,1984年改鄉,1989年改鎮。位于縣境北部偏西,距縣城9.5公里。面積51.6平方公里…[詳細] |
端村鎮 | 3.71萬人 | 69km2 | 端村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中南部,白洋淀圍堤北岸,距縣城7.9千米。面積69平方千米,人口4.30萬人(2002年)。轄2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東堤村…[詳細] |
趙北口鎮 | 1.75萬人 | 22.6km2 | 趙北口鎮地處白洋淀東畔,被臨雄縣,南接任丘。全鎮轄十三個行政村,工5627戶,20101人,耕地僅7620畝,葦田4165畝,可利用水面5000畝。全…[詳細] |
同口鎮 | 2.96萬人 | 89km2 | 安新縣轄鎮。1958年建同口公社,1984年改鄉,1989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0公里。地處白洋淀邊。面積89平方公里,人口3.9萬。水陸交通…[詳細] |
劉李莊鎮 | 4.42萬人 | 68.2km2 | 我鎮位于安新縣南部,東臨任丘,南接高陽。轄區總面積68.2平方公里,共轄17個行政村、半水區村和旱區村。縣有人口44732,耕地30500畝,葦田70…[詳細] |
安州鎮 | 3.6萬人 | 73.7km2 | 安新縣轄鎮。早在金代就有安州之稱。為歷代州、縣治所。1958年建安州公社,1984年改鄉,1989年改鎮。位于縣境中部偏西,距縣城10.6公里。面積7…[詳細] |
老河頭鎮 | 4.11萬人 | 60.9km2 | 一、老河頭鎮綜合情況概述
老河頭鎮位于安新縣城西南25公里處,東臨安州鎮;南連同口鎮、蘆莊鄉;西、北與保定市清苑區望亭鎮、臧村鎮為界,總面積60…[詳細] |
圈頭鄉 | 2.09萬人 | 50km2 | 圈頭鄉地處“華北明珠白洋淀”中心。是安新縣唯一的純水區鄉。素有“金圈頭”、“魚米之鄉”等美譽。圈頭鄉坐落在白洋淀中心,位于縣城東南方向約10.6公里處…[詳細] |
寨里鄉 | 3.37萬人 | 58.4km2 | 寨里鄉位于安新縣西北10.6公里處,因宋代軍隊在此安營扎寨而得名,地處安新、徐水、容城、清苑四縣交界處。面積58.4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其中耕地…[詳細] |
蘆莊鄉 | 1.86萬人 | 44.3km2 | 蘆莊鄉地處安新縣西南,高保公路北側,交通比較便利。距安新縣城45公里,距保定市區30公里,距高陽縣城9公里。東、南與高陽縣為鄰,西與清苑區接壤,北與老…[詳細] |
龍化鄉 | 2.71萬人 | 48km2 | 龍化鄉地處三縣兩市交界地帶,兩市即保定市、滄州市,與任丘市、高陽縣兩縣為鄰。東與任丘接壤,東南與龐口鎮為鄰,南連小王果莊鄉,西鄰蒲口鄉,北接安新縣。
…[詳細] |
地名由來:
民國3年(1914年)取安州、新安二地名各首字稱安新縣,抗戰初期曾劃為安新和新安二縣,后又曾劃為安新、白洋二縣。抗日戰爭勝利后又合為安新縣。
基本介紹:
安新縣位于河北省中部,縣境東與雄縣、任丘相連;南與高陽接壤;西與清苑、徐水交界;北與容城毗鄰。總面積738.6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安新鎮是安新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北距首都北京市162公里,西距保定市45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187公里。
安新縣轄9個鎮、3個鄉:安新鎮、大王鎮、三臺鎮、端村鎮、趙北口鎮、同口鎮、劉李莊鎮、安州鎮、老河頭鎮、圈頭鄉、寨里鄉、蘆莊鄉。
早在新石器時代,安新縣即有人類生息繁衍。戰國時,境內建有葛城(今安州鎮政府所在地)、三臺城、渾埿城(今安新鎮政府所在地),地處燕南趙北。安新縣建置在沿革上較為復雜,現境的西南部于東漢末年建有依政縣,唐置唐興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2023年度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名單公布,安新縣上榜。
2023年12月,安新縣被確定為第二批河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
2023年10月,安新縣入選首批河北省中小學家庭教育示范區名單。
2023年8月,安新縣被確定為第一批河北旅游名縣創建縣。
2023年3月,安新縣被確定為河北省第一批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示范縣。
2022年8月,安新縣通過2022年河北省第一批潔凈城市(區)評估。
2022年8月,安新縣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安新縣人口數量為45.37萬人,位列雄安新區各縣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河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5位。
歷史沿革:
秦代為廣陽、鉅鹿兩郡交壤地。
西漢至隋代,大都屬高陽、容城兩縣轄域。
唐如意元年(692),在葛城置武昌縣,神龍元年(705)改為唐興縣。
先后屬瀛州、易州、莫州,均為河北道。
五代時,唐興縣于后晉初改為宜川縣,屬莫州。
北宋淳化三年(992)建順安軍。
金天會七年(1129)順安軍升為安州,隸屬河北東路。
大定二十八年(1188)安州徙治葛城,并置葛城縣為附郭。
泰和四年(1204)置渥城縣,治所在渾埿城,即今
區劃: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