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東鎮 | 隸屬:博野縣 |
區劃代碼:130637105 | 代碼前6位:130637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冀F |
長途區號:0312 | 郵政編碼:071000 |
轄區面積:約43.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6萬人 |
人口密度:約6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城東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城東村位于城東鎮中部,村內共1490多戶,人口達3800余人,耕地面積5000余畝,村內以種植苗木為主。 …[詳細] |
大西章村 | ~201 | 村莊 | 大西章村位于城東鎮南部,與安國市接壤。村內有1300余戶,人口共計3900余人,耕地面積4600余畝,村內主要從事藥材種植、奶牛養殖。 …[詳細] |
小西章村 | ~202 | 村莊 | 小西章位于城東鎮東南部,村內有500余戶,人口共計1500人,耕地面積1700余人,村內經濟以藥材種植、外出打工為主。 …[詳細] |
東伯章村 | ~203 | 村莊 | 東伯章,保定博野戰國古村落,抗戰期間為察晉察冀軍區炮兵旅一團駐地。據縣志記載,建于戰國,原名東擺渡,后改名東伯章。坐落在保衡線(S231)公路博野段城…[詳細] |
里村村 | ~204 | 村莊 | 里村位于城東鎮鎮中部,緊鄰博望路,村內有1000余戶,人口共計2900余人,耕地面積5000余畝,村內支柱產業為苗木種植。城東鎮里村中學坐落于該村。 …[詳細] |
許村村 | ~205 | 村莊 | 西許村位于保定南40KM處,保衡公路和博野至望都的公路交叉處,村內有1300余戶,人口共計2900余人,耕地面積達5000余畝,村內以種植苗木為主要產…[詳細] |
十里鋪村 | ~206 | 村莊 | 十里鋪村隸屬于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城東鎮,位于博野縣西北部,城東鎮最北端。東與清苑區南段莊相鄰,南和八里莊村接壤,西鄰和北鄰是清苑區的東王力村和羅家營村…[詳細] |
八里莊村 | ~207 | 村莊 | 八里莊村位于博野縣北部,毗鄰保衡路,村內有800余戶,人口共計2700余人,耕地面積達3000余畝,村內主要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苗木、瓜果蔬菜,村…[詳細] |
小南祝村 | ~208 | 村莊 | 清光緒年間,杜姓三戶遷此建村而得名。原有與八里莊為一個行政村,1989分治![詳細] |
崗子上村 | ~209 | 村莊 | 崗子上村位于保衡路城東鎮轄區北部,村內有600余戶,共1900余人,耕地面積1800畝,以種植業為主,村內苗木種植業產業發達,有大批苗木經紀人和苗木綠…[詳細] |
于堤村 | ~210 | 村莊 | 建于東漢,由河道變遷,晉時期村處漳河堤內,百姓筑堤防水。北魏年間,滹沱河水泛濫,環村之堤被淤平,村莊淹沒。洪水過后,人們重建家園于堤上,故得名。…[詳細] |
寺上村 | ~211 | 村莊 | 寺上村屬河北省博野縣城東鄉,地處冀中平原腹地,居保定市南部,為博野、安國(縣級市)、清苑、望都、定州(縣級市)五縣交界處,總人口2000多人,人均耕地…[詳細] |
南旺村 | ~212 | 村莊 | 原名南王,東漢時村莊建于漢帝近族男王陵墓之北而得名。后取人財兩旺之意改稱南旺![詳細] |
西許村社區 | ~400 | 特殊區域 | 西許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為特殊區域。…[詳細] |
地名由來:
據查,本村始建于東漢,故名。
基本介紹:
博野縣轄鄉。1962年設城東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城東,距縣城12公里。面積43.2平方公里,人口2萬。博(野)望(都)、保(定)么(頭)公路交會過境。轄城東、十里鋪、崗子上、八里莊、小南祝、南旺、寺上、淤堤、里村、西許村、東伯章、小西章、大西章13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工業以燒磚、空心板、食品加工為主。古跡有漢蠡吾縣故城址,北魏時被滹沱河水所湮。
歷史沿革:
1957年,設城東鄉。
1958年,并入安國縣,屬紅星人民公社。
1962年,復歸博野縣,建為城東人民公社。
1983年,復置城東鄉。
2016年1月,經河北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同意博野縣撤銷城東鄉設立城東鎮,以原城東鄉行政區域為城東鎮行政區域。
區劃: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城東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