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鹿莊鄉 | 隸屬:定州市 |
區劃代碼:130682206 | 代碼前6位:130682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F |
長途區號:0312 | 郵政編碼:071000 |
轄區面積:約5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1萬人 |
人口密度:約6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鹿莊村 | ~200 | 鄉中心區 | 明代初有鹿氏來此占鄉建村,名鹿家莊。…[詳細] |
西漢村 | ~201 | 村莊 | 西漢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鮑市邑村 | ~202 | 村莊 | 該村和東市邑原為一村,清嘉慶年間,因唐河該道,沖毀東市邑部分房舍,當時鮑氏便遷移到此地重新建村,為懷念故土,在市邑前加姓氏,得名鮑市邑。遷到東市邑大寺…[詳細] |
寺市邑村 | ~203 | 村莊 | 該村和東市邑原為一村,清嘉慶年間,因唐河該道,沖毀東市邑部分房舍,當時鮑氏便遷移到此地重新建村,為懷念故土,在市邑前加姓氏,得名鮑市邑。遷到東市邑大寺…[詳細] |
北鹿莊村 | ~204 | 村莊 | 清代末年,由鹿家莊遷出,取名小鹿莊。民國5年,因此村在大鹿莊北,改稱北鹿莊。該村為民國初年國民軍將領鹿鐘麟的故里。…[詳細] |
伯堡村 | ~205 | 村莊 | 伯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渡河村 | ~206 | 村莊 | 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先民生存,現有先民生活遺跡。唐代建村,那時村北為唐河故道,村邊設有渡口,以此得名渡河。…[詳細] |
帥村村 | ~207 | 村莊 | 全村在明代始有帥姓人家來此定居,故名帥村。…[詳細] |
小渡河村 | ~208 | 村莊 | 早在商周時期,這里就有先民生存。唐代建村。那是村北為唐河故道,村邊設有渡口,以此,得名渡河,后發展成兩村,該村較大,稱大湥河,較小的村稱小湥河。…[詳細] |
東丈社區 | ~209 | 村莊 | 東丈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漢村 | ~210 | 村莊 | 東漢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寨里村 | ~211 | 村莊 | 寨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祝村 | ~212 | 村莊 | 北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北齊村 | ~213 | 村莊 | 明代以前建村,最早有齊姓兄弟二人同建南北兩村,以姓氏、方位得名南齊、北齊。…[詳細] |
小流村 | ~214 | 村莊 | 小流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北齊村 | ~215 | 村莊 | 明代以前建村,最早有齊姓兄弟二人同建南北兩村,以姓氏、方位得名南齊、北齊。…[詳細] |
西建陽村 | ~216 | 村莊 | 東西建陽原為一村,名郜家街。古時山南為陽,水北為陽,取建村于朝陽者,故名建陽,因村落于郜家墳東西兩側,東者為東建陽,西者為西建陽。為音樂家、定縣早期中…[詳細] |
鹿家莊村 | ~217 | 村莊 | 清代末年從北鹿莊遷來幾乎鹿姓人家,逐漸成莊,故得名小鹿莊。…[詳細] |
東建陽村 | ~218 | 村莊 | 東西建陽原為一村,名郜家街。古時山南為陽,水北為陽,取建村于朝陽者,故名建陽,因村落于郜家墳東西兩側,東者為東建陽,西者為西建陽。…[詳細] |
地名由來:
鎮政府駐大鹿莊村而得名。明代初有鹿氏來此占鄉建村,名鹿家莊。
基本介紹:
定州市轄鄉。1953年建大鹿莊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改鄉。1994年北祝鄉并入。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57平方公里,人口4.6萬。轄大鹿莊、鹿莊、大渡河、小渡河、西建陽、東建陽、東北齊、西北齊、鮑市邑、北祝、小流、帥村、東丈、東漢、西漢、小鹿莊、伯堡、寨里20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特產望天椒。養殖牛、雞。鄉鎮企業主要有建材、農產品加工等業。
歷史沿革:
1953年,屬大鹿莊、大渡河、西建陽鄉。
1958年,屬楊家莊人民公社。
1961年,析出,建大鹿莊公社。
1982年,改置大鹿莊鄉。
1994年,北祝鄉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