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窟窿山鄉 | 隸屬:豐寧滿族自治縣 |
區劃代碼:130826205 | 代碼前6位:130826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H |
長途區號:0314 | 郵政編碼:067000 |
轄區面積:約2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00人 |
人口密度:約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窟窿山村 | ~201 | 鄉中心區 | 窟窿山村是窟窿山鄉政府所在地,轄3個居民組,人口493人,以種植玉米等農作物為主。…[詳細] |
黑山嘴村 | ~202 | 村莊 | 黑山咀村居委會位于黑山咀村西黑山咀組,轄10個居民組,787人。…[詳細] |
干濕溝村 | ~203 | 村莊 | 干濕溝村居委會位于干濕溝村干濕溝組,轄6個居民組,565人。…[詳細] |
王營村 | ~204 | 村莊 | 王營村居委會位于王營組,轄2個居民組,292人。…[詳細] |
五員外村 | ~205 | 村莊 | 五員外村居委會位于五員外村西茨營組,轄6個居民組,605人。…[詳細] |
冒哈氣村 | ~206 | 村莊 | 冒哈氣村居民委員會位于冒哈氣村南灣組,轄5個居民組,人口463人,文化室,衛生室附屬設施齊全。…[詳細] |
高樓村 | ~207 | 村莊 | 高樓村位于窟窿山鄉東部,下轄10個居民組,共計人口980人,全村主要種植玉米等農作物。…[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鄉政府駐窟窿山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窟窿山鄉位于豐寧西偏南部,距縣城45公里,是去往北京——京北第一草原的必經之路,沿途擁有奇峰怪石“十里畫廊”的美景。
窟窿山鄉總面積271平方公里,位于猴頂山東側,與小壩子鄉、五道營鄉、大灘鎮相鄰,與赤城縣交界。全鄉地勢西北較高,東西略低,全鄉呈帶狀,屬接壩地區。
窟窿山鄉因駐地南山頂端有兩個天然透體石洞(土語稱為窟窿)而得名。在喇嘛山西行約10余公里,在高如屏的山體中,有兩個直徑約6米的圓孔穿山而過,構成山光畫廊一大奇景。《水經注》稱“孔山”。晴天望孔山似峰頭嵌日,遇風雨天氣,則可觀賞千變萬化的“孔山流云”。 雙孔峰上有兩孔,一孔大,一孔小,并排而立仿佛一對天窗。這座山被北魏酈道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4年),屬豐寧縣第二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屬西豐寧縣九道溝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月,屬大閣縣喇嘛山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屬豐寧縣窟窿山區。
1949年10月,屬豐寧縣上黃旗區。
1956年5月,建窟窿山鄉。
1958年5月,撤窟窿山鄉,并入小壩子鄉。
1959年1月,屬小壩子公社。
1961年7月,析建窟窿山公社。
1984年6月,撤銷公社,復建窟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