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徐村鄉 | 隸屬:館陶縣 |
區劃代碼:130433202 | 代碼前6位:130433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D |
長途區號:0310 | 郵政編碼:057750 |
轄區面積:約40.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57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徐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南徐村共有348戶,1668人,耕地2476畝。規劃建設了標準化養殖園區,有豐苑蛋雞養殖,富民種雞孵化廠。種植園區有蔬菜大棚、高產田,土地流轉2000…[詳細] |
馬頭中村 | ~202 | 村莊 | 馬頭中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5公里,衛運河西側,全村共有417戶1354人,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地位位置接近山東煙店并和魏僧寨鎮軸承園區,…[詳細] |
后許莊西村 | ~203 | 鄉中心區 | 后許西村人口278人,70戶,耕地695余畝。全村全村主導產業是種植小麥、玉米。另依托東方園林種植苗木,發展面積200余畝,品種眾多。同時,該村產業還…[詳細] |
馬頭北村 | ~204 | 村莊 | 馬頭北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6公里,衛運河西側,全村共有326戶1049人,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地位位置接近山東煙店并和魏僧寨鎮軸承園區,…[詳細] |
馬頭南村 | ~205 | 村莊 | 馬頭南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5公里,衛運河西側,全村共有498戶1678人,全村共有黨員38人,村民代表40人,兩委班子7人,黨組織班子5人,全村主導產…[詳細] |
后李八寨村 | ~206 | 鄉中心區 | 后李八寨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0公里,武館線東,全村共有333戶1152人,全村共有黨員41人,村民代表36人,兩委班子6人,黨組織班子2人.全村主導產…[詳細] |
前許莊村 | ~207 | 鄉中心區 | 前許莊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2公里,武館線西側,全村共有398戶1283人,全村全村主導產業是種植小麥、玉米。 …[詳細] |
顏窩頭村 | ~208 | 村莊 | 顏窩頭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5公里,衛運河西側,全村共有637戶2208人.本村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在家勞動力多從事手工軸承安裝和手工汽車座墊編織 …[詳細] |
翼淺村 | ~209 | 鄉中心區 | 冀淺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1公里,武館線東側,全村共有275戶1261人.本村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在家勞動力多從事手工軸承安裝和手工汽車座墊編織![詳細] |
東徐村 | ~210 | 鄉中心區 | 東徐村共有農戶466戶,2040人,耕地2996畝。規劃了標準化無公害種植園區,新建無公害蔬菜日光溫室80棟,全村蔬菜日光溫室達到了260棟,蔬菜種植…[詳細] |
郭辛莊村 | ~211 | 鄉中心區 | 中國北方雜糧小鎮--郭辛莊村位于河北省館陶縣城北12公里處,北距神農大道2公里,東距文大公路1.5公里,西鄰館陶縣永濟河,永濟河步健道傍村而過。全村共…[詳細] |
前李八寨村 | ~212 | 村莊 | 前李八寨村現有農戶190戶,總人口766人,耕地680畝。近年來,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結合村情,以增收為目標,帶動全村100多戶制作冰糖葫蘆,遠…[詳細] |
毛圈村 | ~213 | 村莊 | 毛圈村共有農戶240戶,總人口997人,耕地1108畝。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地位位置接近山東煙店并和魏僧寨鎮軸承園區,在家勞動力多從事手…[詳細] |
河套村 | ~214 | 鄉中心區 | 河套村共有60戶,270人,耕地332畝。全村年富力強的勞動力外出打工,有建筑技術的勞動力組成了三個建筑隊,約50人,其中一個建筑隊在外,其余兩個主要…[詳細] |
西馬蘭村 | ~215 | 村莊 | 西馬蘭村總人口401人,共87戶,耕地1072畝。近年來,糧食高產示范方建設成效顯著,平均糧食畝產量達到1100公斤以上,徐村糧食市場位于該村村西;養…[詳細] |
西廠村 | ~216 | 村莊 | 西廠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8公里,武館線東側,全村共有542戶1837人,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地位位置接近山東煙店并和魏僧寨鎮軸承園區,在…[詳細] |
營盤村 | ~217 | 村莊 | 營盤村共有農戶428戶,總人口1580人,耕地2764畝。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土地流轉千畝以上,糧食種植實現了高效、集約化。地位位置接近…[詳細] |
東廠村 | ~218 | 村莊 | 東廠村共有農戶110戶,總人口476人,耕地629畝。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地位位置接近山東煙店并和魏僧寨鎮軸承園區,在家勞動力多從事手工…[詳細] |
路頭村 | ~219 | 鄉中心區 | 路頭村人口522人,138戶,耕地1400余畝。全村依托東方園林種植苗木為主導產業,全村種植面積1400余畝,品種眾多。同時,該村產業還有蛋雞養殖,蛋…[詳細] |
后許莊東村 | ~220 | 鄉中心區 | 后許東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3公里,武館線兩側,全村共有252戶863人,全村共有黨員44人,村民代表35人,兩委班子6人,黨組織班子3人,全村主導產業…[詳細] |
康莊村 | ~221 | 鄉中心區 | 康莊村共有農戶328戶,1341人,耕地1325畝。本村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同時通過土地流轉200余畝發展集中、高效、機械化農業。發展一戶養羊專業戶…[詳細] |
東馬蘭村 | ~222 | 村莊 | 東馬蘭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4公里,武館線東側,全村共有458戶1605人,全村共有黨員30人,村民代表38人,兩委班子7人,黨組織班子4人,本村主要以…[詳細] |
馬窩頭村 | ~223 | 村莊 | 馬窩頭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4公里,武館線以東,全村共有213戶673人,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在家留守婦女等多從事手工…[詳細] |
北韓莊村 | ~224 | 鄉中心區 | 北 韓莊村位于館陶縣城以北14公里,武館線東側,全村共有445戶1450人,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在家留守婦女等多從事…[詳細] |
北郭莊村 | ~225 | 鄉中心區 | 北郭莊村共有農戶182戶,總人口798人,耕地1928畝。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在家留守婦女等多從事手工軸承安裝,實現…[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永樂二年(1404)徐氏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分占兩個村,冠以姓氏,故名徐村,因該村在南邊,故稱南徐村。后遷來的石、賈、呂等姓人口繁衍,徐姓雖絕,但仍叫南徐村。因鄉政府駐南徐村得名南徐村鄉。
基本介紹:
館陶縣轄鄉。1953年建南徐村鄉,1958年屬柴堡公社,1963年析置南徐村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中部偏東,距縣城10.4公里。面積40.4平方公里,人口2.5萬。館(陶)魏(僧寨)公路過境。轄徐村、盧頭、后許莊西、后許莊東、郭辛莊、前許莊、東徐村、河套、北郭莊、冀淺、后李八寨、前李八寨、馬頭南、馬頭中、馬頭北、西廠、東廠、毛圈、營盤、東馬欄、西馬欄、顏窩頭、馬窩頭、-莊、康莊25個村委會。工業有農機修配、制磚、金屬加工、面粉加工等廠。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
文化旅游:
雁翼故居:位于館陶縣南徐村鄉顏窩頭村,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共3間,由一間堂屋和兩間偏房構成。雁翼,當代著名詩人,1949年開始發表作品,近50年共出版著作64部,作品榮獲各種優秀文學獎17
七十二皇窯遺址:位于館陶縣南徐村鄉東廠村內,始建于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生產的城磚和墻磚,由朝廷設立在臨清的“工部營繕分司”統一管理,用于修建皇宮和寢陵。保護范圍:以七十二皇窯遺址標
歷史沿革:
1945年8月解放建政,1948年進行土改,1952年辦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9月并入柴堡人民公社,為徐村管理區,1963年公社劃分時,徐村管理區改劃為徐村人民公社,1982年徐村人民公社更名為南徐村公社,1984年撤銷南徐村人民公社,改建為南徐村鄉,1996年撤銷東馬頭鄉,并入南徐村鄉至今。
區劃: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南徐村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