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河北省 > 邯鄲市 > 魏縣 > 北皋鎮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北皋鎮

[移動版]
地名:北皋鎮隸屬魏縣
區劃代碼:130434102代碼前6位:130434
行政區域:河北省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冀D
長途區號:0310 郵政編碼:056800
轄區面積:約49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6.1萬人
人口密度:約1245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51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北街村~201鎮中心區
北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南街村~202鎮鄉結合區
南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東街村~203鎮鄉結合區
東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西街村~204鎮鄉結合區
西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北皋屯中村~205鎮鄉結合區
相傳隋末李密在魏縣稱帝時,在此屯糧,因離北皋較近,故稱該村為北皋屯,村名延續至今。…[詳細]
南劉崗村~206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北皋屯南村~207鎮鄉結合區
相傳隋末李密在魏縣稱帝時,在此屯糧,因離北皋較近,故稱該村為北皋屯,村名延續至今。…[詳細]
前石崗村~208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楊才曲村~209村莊
楊才曲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張才曲村~210村莊
張才曲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王崗村~211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江崗村~212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西康町村~213村莊
原名糠疃莊,后稱糠疃,因隋末此處為一糠市而得名。后演變成“康疃”。后分成大小兩康疃。1956年以方位改稱東康疃和西康疃。…[詳細]
邵崗村~214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姜謝莊村~215鎮鄉結合區
原名謝莊。明萬歷八年(1580),姜氏從成安縣沙河村遷入該村定居,遂更名為姜謝莊;后李氏遷來,在姜謝莊附近定居,取名李謝莊;清初王氏從王崗村遷到姜謝莊…[詳細]
東張崗村~216鎮鄉結合區
明初張氏從南辛莊(今魏縣張二莊鄉所轄)遷此所立。因地勢較高,位于幾個帶“崗”字村的東邊,取名東張崗。后與村北一張莊合并,統稱張莊。因避重名,1982年…[詳細]
米崗村~217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東康町村~218村莊
原名糠疃莊,后稱糠疃,因隋末此處為一糠市而得名。后演變成“康疃”。后分成大小兩康疃。1956年以方位改稱東康疃和西康疃。…[詳細]
蒲潭營南村~219村莊
古時曾是一大水潭(坑)。東漢末年,蒲州人關羽在此安營時,稱潭名為蒲潭。后人以“蒲潭營”為村名。清雍正《魏縣縣志》記載,當時山西潞州衛在魏縣屯營五處,此…[詳細]
西李崗村~220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西坡頭村~221村莊
“坡”由“泊”演化而成,是因地處河泊的南、北兩頭而得名。清末北坡頭的東頭和西頭兩部分各自獨立,稱東、西坡頭,中部仍用原名。…[詳細]
北坡頭村~222村莊
“坡”由“泊”演化而成,是因地處河泊的南、北兩頭而得名。清末北坡頭的東頭和西頭兩部分各自獨立,稱東、西坡頭,中部仍用原名。…[詳細]
東坡頭村~223村莊
“坡”由“泊”演化而成,是因地處河泊的南、北兩頭而得名。清末北坡頭的東頭和西頭兩部分各自獨立,稱東、西坡頭,中部仍用原名。…[詳細]
魏后村~224村莊
魏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西張崗村~225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陳崗村~226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王謝莊村~227鎮鄉結合區
原名謝莊。明萬歷八年(1580),姜氏從成安縣沙河村遷入該村定居,遂更名為姜謝莊;后李氏遷來,在姜謝莊附近定居,取名李謝莊;清初王氏從王崗村遷到姜謝莊…[詳細]
北劉崗村~228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大凹村~229村莊
大凹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關崗村~230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陳村村~231村莊
陳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沙窩村~232村莊
明初李氏從山西遷此,因地處漳河故道,風起沙飛稱“沙窩”,后成為村名。…[詳細]
魏西北村~233村莊
魏西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焦崗村~234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南坡頭村~235村莊
“坡”由“泊”演化而成,是因地處河泊的南、北兩頭而得名。清末北坡頭的東頭和西頭兩部分各自獨立,稱東、西坡頭,中部仍用原名。…[詳細]
六座樓村~236村莊
明末清初該村一郝姓大戶于村東建樓房六座,富麗堂皇,遠近聞名,遂沿用為村名。…[詳細]
苗村村~237村莊
苗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小凹村~238村莊
原名張家灘,因張氏定居在河灘而得名,后張姓絕,明初從山西凹村移民到此,為不忘故里取名小凹。…[詳細]
魏東北村~239村莊
魏東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西上前村~240村莊
明洪武三年(1370),舊魏縣城(原縣城)被淹。部分人在城西南角繞城隍廟分立三村。取吉祥之意名“上村”。又因此村位于廟西,故名西上村。1958年按前,…[詳細]
李謝莊村~241鎮鄉結合區
原名謝莊。明萬歷八年(1580),姜氏從成安縣沙河村遷入該村定居,遂更名為姜謝莊;后李氏遷來,在姜謝莊附近定居,取名李謝莊;清初王氏從王崗村遷到姜謝莊…[詳細]
北皋屯西村~242鎮鄉結合區
相傳隋末李密在魏縣稱帝時,在此屯糧,因離北皋較近,故稱該村為北皋屯,村名延續至今。…[詳細]
蒲潭營東村~243村莊
古時曾是一大水潭(坑)。東漢末年,蒲州人關羽在此安營時,稱潭名為蒲潭。后人以“蒲潭營”為村名。清雍正《魏縣縣志》記載,當時山西潞州衛在魏縣屯營五處,此…[詳細]
北皋屯北村~244鎮鄉結合區
相傳隋末李密在魏縣稱帝時,在此屯糧,因離北皋較近,故稱該村為北皋屯,村名延續至今。…[詳細]
西上后村~245村莊
明洪武三年(1370),舊魏縣城(原縣城)被淹。部分人在城西南角繞城隍廟分立三村。取吉祥之意名“上村”。又因此村位于廟西,故名西上村。1958年按前,…[詳細]
后石崗村~246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栗村村~247村莊
栗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孟崗村~248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東李崗村~249村莊
為明初山西移民所建。因地勢較高,呈崗狀,故取村名“崗”。并冠以方位或姓氏。…[詳細]
蒲潭營西村~250村莊
古時曾是一大水潭(坑)。東漢末年,蒲州人關羽在此安營時,稱潭名為蒲潭。后人以“蒲潭營”為村名。清雍正《魏縣縣志》記載,當時山西潞州衛在魏縣屯營五處,此…[詳細]
孫莊村~251村莊
孫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地名由來:

此地北高南底,常有積水,人們居高處成村,得名北高;明正德年間,行人多于此落腳,稱為北高店,后“高”字演化成“皋”,簡稱北皋。因古地名“北皋”得名北皋鎮。

基本介紹:

北皋鎮(BeigaoZhen)位于魏縣西南部,距縣城15公里,全鎮總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6000畝,人口6.2萬人(2002年)。是魏縣第二大鎮。轄51個行政村,鎮0駐北街村。全年糧食總產達到24239噸,棉花總產達到150噸,果品總產達到2000噸,油料總產量678噸。

北皋鎮位于河北省邯鄲市魏縣西南部,距縣城18公里。面積66平方千米,里是魏北皋鎮

縣的第一大鎮。人口6.12萬人鎮0駐北街村。轄西街、東街、北街、南街、李謝莊、江謝莊、王謝莊、楊柴曲、張柴曲、北皋屯西、北皋屯北、北皋屯南、北皋屯中、舊魏縣、東張崗、陳村、沙窩、六座樓、栗村、苗村、舊魏東北、焦崗、西栗崗、

+查看詳細北皋鎮概況>>

文化旅游:

魏縣劉氏家族墓地

魏縣劉氏家族墓地為元、明、清代古墓葬,位于邯鄲市魏縣北皋鎮南劉崗村。 魏縣劉氏家族墓地為河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觀音寺遺址

觀音寺遺址:位于魏縣北皋鎮蒲潭營村南,唐貞觀二年建成,東西寬150米,南北長270米,占地面積為40500平方米。觀音寺遺址證實了近兩千年魏域的佛教文化,凝聚著魏域人們高度的建筑技能和藝術技

歷史沿革:

1940年6月前,鎮所轄村莊歸大名縣管轄,此后歸復置的魏縣管轄;1958年成立北皋人民公社;1984年改北皋人民公社為北皋鎮;1989年南劉崗鄉并入北皋鎮;1996年西康疃鄉并入北皋鎮,名稱沿用至今。


以下地名與北皋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动漫 | 色鬼7777在线观看 | 亚洲老妇在线观看 | 男人的天堂亚洲日韩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