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茅蘭溝鄉 | 隸屬:平泉市 |
區劃代碼:130823206 | 代碼前6位:130823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H |
長途區號:0314 | 郵政編碼:067000 |
轄區面積:約16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6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茅蘭溝社區 | ~201 | 鄉中心區 | 茅蘭溝社區位于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政府所在地,距平泉市區35公里。轄區面積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24畝,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有蔬…[詳細] |
帽子山村 | ~204 | 村莊 | 帽子山村(帽子山村村名是由村內有一座山其形像人戴的帽子,由此而來)位于茅蘭溝鄉東南部,村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東鄰臺頭山鄉老窩鋪村,西鄰臥龍鎮碾子…[詳細] |
長勝溝社區 | ~205 | 村莊 | 長勝溝社區地處平泉東北部,距城區約30公里,東靠前營子村,西鄰碾子溝村,南接帽子山村,北臨九神廟村。行政面積47685畝,耕地6100畝,林地2400…[詳細] |
九神廟村 | ~207 | 村莊 | 九神廟村位于鄉政府東南側,距縣城35公里,距鄉政府2公里,轄區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20畝,人均耕地2畝,林地面積3500畝。主要糧食作物有玉…[詳細] |
喇嘛洞村 | ~208 | 村莊 | 喇嘛洞村位于茅蘭溝鄉西南部,因境內廟石砬山下有一天然古洞,名曰白云洞,洞前有一大廟,早前喇嘛長期居住,喇嘛洞村因此得名。村部距鄉政府4公里,南鄰臥龍鎮…[詳細] |
東雹神廟村 | ~211 | 村莊 | 東雹神廟村距鄉政府3公里,行政區域面積22290畝,其中耕地面積4565畝,林地面積10060畝,設12個自然莊,20個居民組,610戶2087口人。…[詳細] |
前營子村 | ~212 | 村莊 | 前營子村位于茅蘭溝鄉政府東部,距市區45公里,全村共有13個自然村,606戶,1709口人;全村總面積7.28平方公里,林地1.8萬畝,耕地3076畝…[詳細] |
五家村 | ~213 | 村莊 | 五家村位于茅蘭溝鄉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距離鄉政府6公里。全村區域面積2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00畝。人均耕地2.15畝,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詳細] |
永盛村 | ~214 | 村莊 | 永盛村位于茅蘭溝鄉東南部,下設14個居民組,全村共有541戶,1657口人,村兩委班子成員3人,村書記主任:許文謙,村民代表54人,黨員53名。行政區…[詳細] |
地名由來:
古時,境域有一山谷名“木蘭溝”(蒙古語意風景秀麗),后取諧音“茅蘭溝”得村名。因原公社政府駐茅蘭溝自然村得公社名,建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時沿用公社名。
基本介紹:
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位于平泉東北部,距縣城35公里,總面積169.97平方公里,分布在“一線三川”,即:楊榆線、前營子川、喇嘛洞川、長勝溝川。有耕地3638.7公頃,林地9616.41公頃。轄7個行政村和2個農村社區,5700多戶,182個居民組,119個自然莊,18320口人,滿族和蒙古族人口占全鄉人口的三分之二。鄉人民政府駐地茅蘭溝社區4組。
茅蘭溝鄉自然資源豐富,有黃芹、遠志、柴胡、蒼術、苦參等各種野生藥材;有松蘑、紅蘑、小草蘑、榛蘑、楊蘑、羊肚蘑等純天然的野生蘑菇;有楊樹、柳樹、落葉松、黑松、杏樹、蘋果樹、紅果樹、板栗樹、核桃樹等林木資源,另有豐富的黃金石、鐵礦石,瑩石、硅石等礦藏
榮譽排行:
2021年9月,茅蘭溝鄉被命名為河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文化旅游:
時代:夏商周頂子城遺址位于平泉縣茅蘭溝鄉燒鍋營子村東約1500米的陡峭山頂上。遺址呈不規則圓形,周長約315米,面積約150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5米,遺址中現存數段用石頭壘砌的石墻,殘
歷史沿革:
1949年5月,建長勝溝區。
1956年4月,撤區,建茅蘭溝鄉。
1958年9月,撤鄉,屬長勝溝(金星)公社。
1961年5月,析長勝溝(金星)公社建茅蘭溝公社和長勝溝公社,屬黃土梁子區。
1988年12月,合并茅蘭溝公社、長勝溝公社,建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轄13個村。
2009年2月,實施并村后,轄11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