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正村鎮 | 隸屬:徐水區 |
區劃代碼:130625109 | 代碼前6位:130625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冀F |
長途區號:0312 | 郵政編碼:071000 |
轄區面積:約33.9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9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88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西公村社區 | ~001 | 特殊區域 | 約建于元朝年間(1271—1368年),原名三元故里。據《畿輔通志》記載:“元,王宗哲宅在縣西公村,俗名三元故里。”縣志又載,元朝官僚王宗哲昔年中考,…[詳細] |
孟官營社區 | ~002 | 特殊區域 | 據查,北宋年間,該地一帶多為宋兵駐扎之地。傳說孟姓武官曾帶兵駐于此,民戶稱之孟官營。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落戶該地,仍沿用原名為孟官…[詳細] |
正村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據傳,本村建于北宋年間(960—1127年),村民最早從滿城縣西莊遷此定居,因村中街道歪斜,取名斜村。清朝年間,因村名字意不雅,改名正村,但由于習慣,…[詳細] |
王辛莊村 | ~201 | 村莊 | 王辛莊村人口1183人,戶數315戶,土地1650畝,黨員29人,村民代表21人,全村種植產業大棚西紅柿為主。…[詳細] |
楊家莊村 | ~202 | 村莊 | 楊莊村位于正村鎮東南方向,共有村民702戶2047人,耕地耕地面積3553畝,主導產業是農業,主要是大田種植。托牛所1個、制衣廠1個、食品制造廠一個。…[詳細] |
高各莊村 | ~203 | 村莊 | 據查,北宋年間,該地一帶多為宋駐扎營地,此地曾為飲馬處,后民戶屯居于此,取名飲馬莊。明末,本縣楊莊部分民戶遷此定居,因其地勢較高,又改名高各莊。…[詳細] |
元頭村 | ~204 | 村莊 | 據傳,本村約建于北宋年間(960—1127年),此地為宋駐扎之營地,營中頭領姓元,后建村取名元頭。明永樂年間,山西小興州移民落居該地,仍沿用此名至今。…[詳細] |
小公村 | ~205 | 村莊 | 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遷此定居,因地處大公村旁,村落較小,故取名小公村。…[詳細] |
東公村 | ~206 | 村莊 | 約建于元朝年間(1271—1368年),原名三元故里。據《畿輔通志》記載:“元,王宗哲宅在縣西公村,俗名三元故里。”縣志又載,元朝官僚王宗哲昔年中考,…[詳細] |
中公村 | ~207 | 村莊 | 約建于元朝年間(1271—1368年),原名三元故里。據《畿輔通志》記載:“元,王宗哲宅在縣西公村,俗名三元故里。”縣志又載,元朝官僚王宗哲昔年中考,…[詳細] |
韓家營村 | ~209 | 村莊 | 據傳,該地北宋年間就有村莊,原名無考。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韓姓移民落居該地以實民戶,故取名韓家營。…[詳細] |
于坊村 | ~211 | 村莊 | 據傳,本村約建于北宋年間,村名來歷無考。…[詳細] |
王官營村 | ~212 | 村莊 | 據查,北宋年間,該地一帶多為宋兵駐扎之地。傳說宋一王姓武官曾帶兵駐于此,民戶稱之王官營。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在此定居,仍沿用原名王…[詳細] |
南青公村 | ~213 | 村莊 | 本村原名行宮。據傳,北宋年間(960—1127年),八賢王趙德芳曾在此修建行宮,后建村取名行宮,不知何年行宮改為青公,分為南青公、北青公兩村。八賢王修…[詳細] |
北青公村 | ~214 | 村莊 | 本村原名行宮。據傳,北宋年間(960—1127年),八賢王趙德芳曾在此修建行宮,后建村取名行宮,不知何年行宮改為青公,分為南青公、北青公兩村。八賢王修…[詳細] |
毛家營村 | ~215 | 村莊 | 據查,北宋年間,該地一帶多為宋兵駐扎之地。傳說宋一毛姓武官曾帶兵駐于此,民戶稱之毛官營。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在此定居,改村名為毛家…[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政府駐地位于正村得名。據傳,該村建于北宋年間(960—1127年),村民最早從滿城縣西莊遷此定居,因村中街道歪斜,取名斜村。清朝年間,因村名字意不雅,改名正村,但由于習慣,建國初村民仍多有斜村之稱,現已全稱正村。
基本介紹:
正村鎮位于徐水區西南腹地,南據保定市區10公里,東據徐水城區10公里,轄正村、王辛莊、楊莊、高各莊、元頭、小公村、東公村、中公村、西公村、孟官營、韓家營、于坊、王官營、南青公、北青公、毛家營16個行政村,耕地2.8萬畝,2024年末總人口29938人,總面積33.94平方公里。建有25個黨支部,其中農村支部16個,鎮直支部4個,非公支部5個。
近幾年,大王店園區建設給正村鎮的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園區工業發展迅猛,長城、風帆、奧托立夫等多家企業落戶正村,改變了該鎮農民群眾的傳統務農觀念,形成了農工結合、以工促農的經濟發展格局。一、產業特色
農業上以蔬菜果品、畜禽養殖為主。全鎮現有蔬菜合作社
歷史沿革:
清初,正村屬東南路;清末,隸屬公村社。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鎮境西部屬第五區,東部屬第六區。
1953年,分為于坊、高各莊、大公村和正村四個鄉1954年,成立初級社。
1956年,成立高級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隸屬遂城人民公社。
1961年,公社調整時始建正村人民公社。
1984年,改建為正村鄉。
2017年2月,經河北省民政廳批復,撤銷徐水區正村鄉,設立正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