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張鄉(xiāng) | 隸屬:元氏縣 |
區(qū)劃代碼:130132201 | 代碼前6位:130132 |
行政區(qū)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冀A |
長途區(qū)號:0311 | 郵政編碼:051130 |
轄區(qū)面積:約45.9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2.83萬人 |
人口密度:約6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東張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東張村的村民來歷可以追溯到古代。相傳,本村與西張村原為一村,以張姓居多而得名張村。后因避水患,村民在槐河?xùn)|西兩岸向外擴(kuò)散,逐步發(fā)展成為兩…[詳細(xì)] |
西付一村 | ~202 | 村莊 | 因富饒取名富村,1937年本村東莊獨(dú)立為村后,這里居西,稱西富村,后分為西富一村、西富二村。…[詳細(xì)] |
西付二村 | ~203 | 村莊 | 因富饒取名富村,1937年本村東莊獨(dú)立為村后,這里居西,稱西富村,后分為西富一村、西富二村。…[詳細(xì)] |
東付村 | ~204 | 村莊 | 原是富村的東莊“富村莊”,1937年獨(dú)立成村,因在東面,稱東富村,故名。…[詳細(xì)] |
大陳莊村 | ~205 | 村莊 | 傳說,這里原本有一戶陳姓大戶人家在此定居,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村莊,因此以其姓氏命名為“大陳村”。在清代修筑鐵路建立火車站時…[詳細(xì)] |
莊窠里村 | ~206 | 村莊 | 相傳,明代燕王掃北時,這里已成廢墟,從山西移民至此后,才發(fā)展成村。因?yàn)檫@些移民是從莊窠心里遷來的人家,故到此定名為莊窠里。…[詳細(xì)] |
北巖村 | ~207 | 村莊 | 清光緒《元氏縣志》載,本村智浹系南宋諫儀大夫,因上疏為岳飛鳴冤,被奸相秦檜所害,故而有此村名。…[詳細(xì)] |
梨村村 | ~208 | 村莊 | 梨村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xì)] |
東正村 | ~209 | 村莊 | 原是以姓氏取名的胡家莊、李家莊,明代燕王掃北時遭破壞,后莊址東北移并合為一村,取以正名。東正。村中一座彌陀寺建于唐代。…[詳細(xì)] |
晏村村 | ~210 | 村莊 | 據(jù)傳是晏姓人家在此建村而得名,清光緒《元氏縣志》記載明朝就有此村。…[詳細(xì)] |
上張村 | ~211 | 村莊 | 原為幾家佃戶在此看墳種地,后成村,因在高岡上,又離西張村近,得名上張村。…[詳細(xì)] |
西張村 | ~212 | 村莊 | 與東張村原是一村,以張姓居多叫張村,后因避水患分居槐河兩岸,本村在西岸,稱西張村。西張村附近有西周時期的遺址,俗稱“霸王崗”,進(jìn)一步證明了其悠久的歷史…[詳細(xì)] |
苗莊村 | ~213 | 村莊 | 宋朝時,有姓苗的少數(shù)民族在此建村,取名苗莊,現(xiàn)苗姓已絕,但仍用此名。…[詳細(xì)] |
西正村 | ~214 | 村莊 | 西正村的名稱由來與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相傳,西正村原稱仰夫村,因?yàn)榇遄游挥谀蠈醒鐾蹇椭舛妹H欢诿鞒嗤鯍弑睍r,村…[詳細(xì)] |
杜莊村 | ~215 | 村莊 | 據(jù)清光緒《元氏縣志》記載,杜莊村在宋代時以杜姓人家居多,因此取名杜莊。盡管現(xiàn)杜姓已絕,但村名仍沿用至今。…[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東張村而得名。相傳:古代,該村與西張?jiān)瓰橐淮澹驈埿樟⒋宥麖埓濉:笠虮芩迹鸩桨l(fā)展成兩個村莊,其居?xùn)|岸,稱東張。
基本介紹:
東張鄉(xiāng)簡介:
面積45.90平方千米,人口34108人。鄉(xiāng)0駐東張村,郵編051130。
[區(qū)劃]
東張,東富,西富一村,西富二村,大陳莊,莊窠里,北巖,黎村,東正,晏莊,上張,西張.西正,杜莊,苗莊共14個村。
[地名]
由鄉(xiāng)政府駐地而得名。
[沿革]
1953年建鄉(xiāng),1984年2月由公社改置鄉(xiāng),1996年合鄉(xiāng)并鎮(zhèn)后轄14個行政村。
榮譽(yù)排行:
2022年9月,河北省愛衛(wèi)辦命名東張鄉(xiāng)為2021年度河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
文化旅游:
西張村西周遺址當(dāng)?shù)厮追Q“霸王崗”。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在進(jìn)行科學(xué)調(diào)查、鉆探前,此處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銅箭鏃、銅帶鉤等遺物,尤其是1978年和1982年發(fā)現(xiàn)的兩座墓葬
歷史沿革:
清代屬居仁社;民國時期屬二區(qū);1937年屬東區(qū);1945年屬城關(guān)鎮(zhèn),抗日屬東區(qū);1949年屬六區(qū);1950年2月調(diào)整為二區(qū),轄27個村;1953年設(shè)立東張鄉(xiāng),屬一區(qū),轄5村;1958年并入城關(guān)人民公社;1961年析置東張人民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96年東正鄉(xiāng)并入至今。
區(qū)劃: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東張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