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蘇陽鄉 | 隸屬:元氏縣 |
區劃代碼:130132205 | 代碼前6位:130132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A |
長途區號:0311 | 郵政編碼:051130 |
轄區面積:約50.3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7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車汪溝村 | ~201 | 村莊 | 因地處槐河溝中,村址形如馬車車輞故取名車輞溝,后衍化為車汪溝。河對岸立五村分界碑一座,載有車汪溝村名。…[詳細] |
上莊村 | ~202 | 村莊 | 因地勢較高,村建其上,故取名上莊。…[詳細] |
南白樓村 | ~203 | 村莊 | 南白樓村的名稱可能源自姓氏、地理方位或自然特征,但因缺乏直接文獻支持,具體來源仍需結合地方志或口述歷史進一步查證。…[詳細] |
郭北村 | ~204 | 村莊 | 村南有一片開闊地,被萬花山、中牟山、溝北山、石板山四面圍繞,形似山城城廓,因位于“城郭”之北而得名。…[詳細] |
紙屯村 | ~205 | 村莊 | 元末明初大移民時,有兄弟二人遷至此處,兄長造紙,弟弟打鐵。后因弟弟打鐵時火星不慎引燃紙張,弟弟便移居到東6千米的地方,即后來的鐵屯村,而兄長則教給當地…[詳細] |
李家莊村 | ~206 | 村莊 | 相傳,有李姓人先到此定居立莊,故取名李家莊。…[詳細] |
西城角村 | ~207 | 村莊 | 據清光緒《元氏縣志》記載,隋開皇十六年(596)曾在東西城角之間置靈山縣,因本村位于縣城西北角,故名西城角。…[詳細] |
何家溝村 | ~208 | 村莊 | 相傳,有何姓人先到此定居立莊,故取名何家溝。…[詳細] |
北蘇陽村 | ~209 | 鄉中心區 | 相傳三蘇陽村北有一山岡,名蘇聯岡,因三村同居岡南向陽處,故名蘇陽,后以方位分為南蘇陽、北蘇陽、東蘇陽。…[詳細] |
武莊村 | ~210 | 村莊 | 相傳,此地原屬贊皇縣。贊皇和元氏兩縣令下棋時打賭,輸的一方要給對方五個村莊。結果贊皇縣令棋差一招輸了,等劃村莊時,耍賴將相鄰最小的一個村莊改名“武”莊…[詳細] |
東城角村 | ~211 | 村莊 | 據清光緒《元氏縣志》記載,隋開皇十六年(596),曾在東、西城角之間置靈山縣,因本村位于城東北角,故名東城角。…[詳細] |
南蘇陽村 | ~212 | 村莊 | 相傳三蘇陽村北有一山岡,名蘇聯岡,因三村同居岡南向陽處,故名蘇陽,后以方位分為南蘇陽、北蘇陽、東蘇陽。…[詳細] |
東蘇陽村 | ~213 | 村莊 | 相傳三蘇陽村北有一山岡,名蘇聯岡,因三村同居岡南向陽處,故名蘇陽,后以方位分為南蘇陽、北蘇陽、東蘇陽。…[詳細] |
溝北村 | ~214 | 村莊 | 溝北村原名溝壁村,明末改用今名。…[詳細] |
地名由來:
由政府原駐地(北蘇陽村)而得名。相傳山西季林村遷至此處,三蘇陽村此有一山崗、名蘇陽崗,因三村同居崗南向陽處故名蘇陽,具本村居北,所以稱為北蘇陽村。
基本介紹:
蘇陽鄉簡介
面積50.36平方千米,人口21140人。鄉政府駐溝北村,郵編051130。
[區劃]
北蘇陽,南蘇陽,東蘇陽,東城角,西城角,李家莊,何家溝,武莊村,郭北,上莊,溝北,紙屯,南白婁,車汪溝,共14個行政村。
[地名]
由政府原駐地(北蘇陽村)而得名(合鄉并鎮后遷至溝北村)。
[沿革]
1953年建公社,1984年2月由公社改為鄉,1996年合鄉并鎮后轄14個村。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河北省愛衛辦命名蘇陽鄉為2022年度河北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東蘇陽遺址,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蘇陽鄉東蘇陽村西南。2018年2月14日,東蘇陽遺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53年設立蘇陽鄉;1958年并入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析建蘇陽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陽鄉;1996年溝北鄉并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