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戰海鄉 | 隸屬:張北縣 |
區劃代碼:130722212 | 代碼前6位:130722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冀G |
長途區號:0313 | 郵政編碼:050000 |
轄區面積:約1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700人 |
人口密度:約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許家營村 | ~201 | 村莊 | 許家營行政村下轄3個自然村,轄區面積約1.81 萬畝。 現有耕地 3550 多畝,其中水澆地 1000 多畝,旱地 2550 畝;草地 6100 多畝…[詳細] |
頭號村 | ~202 | 村莊 | 頭號村位于戰海鄉北部距戰海鄉10公里,北接三號鄉西臨大囫圇鎮,全村共有218戶558人,黨員23名,耕地面積3191畝 。…[詳細] |
小三眼井村 | ~203 | 村莊 | 小三眼井行政村距張北72公里,距鄉政府6公里,全村現有戶籍人口232戶617人。現有耕地面積2927畝 。…[詳細] |
大三眼井村 | ~204 | 村莊 | 大三眼井行政村位于戰海鄉政府東北部2公里處,轄大三眼井、雙家隊2個自然村。全村人口數為269戶719人 。…[詳細] |
腦包懷村 | ~205 | 鄉中心區 | 腦包懷行政村位于戰海鄉政府所在地,轄腦包懷、小營子、陽坡3個自然村。全村區域面積80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3553畝,草地面積2700畝,林地面積80…[詳細] |
阿不太溝村 | ~206 | 村莊 | 阿不太溝村共有349戶835人,耕地面積5029畝。該村以燕麥、亞麻、蠶豆種植為主,產業全部覆蓋到戶,村內剩余勞動力均通過勞務輸出、到景區務工實現了就…[詳細] |
魚兒灣村 | ~207 | 村莊 | 魚兒灣行政村位于戰海鄉政府所在地南部4.5公里處,轄魚兒灣、常鐵爐2個自然村。全村區域面積14011.95畝 。…[詳細] |
和順村 | ~208 | 村莊 | 和順村實有299戶735人,耕地面積3357畝,我村以燕麥、亞麻、蠶豆種植業為主,產業全部覆蓋到戶,村內剩余勞動力全部通過就地務工,自愿到天路景區實現…[詳細] |
戰海村 | ~209 | 村莊 | 戰海村共有1298人499戶,全村耕地5946畝,其中坡地4700余畝、灘地1200余畝。…[詳細] |
水泉洼村 | ~210 | 村莊 | 水泉洼行政村地處戰海鄉東部7.5公里,全村轄7個自然村,總戶數626戶,總人口1644人,低保戶116戶132人,全村耕地面積8874畝。…[詳細] |
二道壩村 | ~211 | 村莊 | 二道壩村地處戰海鄉東北15公里,行政村轄3個自然村,共有328戶,839人。現有耕地5650畝 。…[詳細] |
馬囫圇村 | ~212 | 村莊 | 馬囫圇行政村距戰海鄉政府所在地20公里,轄馬囫圇、一面井2個。全村耕地面積3998畝,林地面積8700畝。全村現有戶籍人口247戶732人 。…[詳細] |
車道溝村 | ~213 | 村莊 | 車道溝共有379戶979人,全村耕地4189畝,草地面積13100畝,林地面積2508畝 。…[詳細] |
地名由來:
是因英雄宇戰海而得名的。1953年,為紀念烈士于戰海,設戰海鄉。
于戰海,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崇禮縣西納嶺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后因父病故隨母搬遷到張北境內大囫圇鎮居住。他自幼務農,1944年,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前夕,剛剛20歲的于戰海,就被日軍抓去當了偽軍。在此期間,他目睹日軍到處-燒殺,無惡不作,兇殘地…… 于戰海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戰海鄉位處張北縣東部,東鄰沽源、南接崇禮,東南與赤城隔山相望,是四縣交界處,距縣城78公里。省道張(張家口)沽(沽源)線貫通南北,橫貫壩頭東西、高架于海拔1800米壩頭之上的百里壩頭風景線東起我鄉張沽線(臨近樺皮嶺景區處)。全鄉面積175平方公里,總耕地58497畝,其中水澆地23000畝,林地125339畝,森林覆蓋率為47.6%,坡草場39200畝。由于地處壩頭,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涼爽多雨,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6℃,日照充足,無霜期95天左右。戰海鄉土地肥沃,土壤類型為黑色鈣栗土,全鄉現轄13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總戶數4677戶,總人口11730人,其中農業人口1148
歷史沿革:
1949年,戰海鄉境域屬張北縣十區。
1953年,為紀念烈士于戰海,設戰海鄉。
1958年,戰海鄉改為戰海公社。
1984年,由戰海公社改為戰海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