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璦琿鎮 | 隸屬:愛輝區 |
區劃代碼:231102102 | 代碼前6位:231102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N |
長途區號:0456 | 郵政編碼:164300 |
轄區面積:約21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26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璦琿村 | ~201 | 鎮中心區 | 璦琿村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清始祖發祥地、黑龍江首任將軍府駐地、雅克薩之戰后方基地和指揮部,曾是清代黑龍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璦琿村還…[詳細] |
外四道溝村 | ~202 | 村莊 | 外四道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腰屯村 | ~203 | 村莊 | 腰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三道溝村 | ~204 | 村莊 | 西三道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二道泉村 | ~205 | 村莊 | 二道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松樹溝村 | ~206 | 村莊 | 松樹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頭道溝村 | ~207 | 村莊 | 頭道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崗屯村 | ~208 | 村莊 | 高崗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拉腰子村 | ~209 | 村莊 | 拉腰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外三道溝村 | ~210 | 村莊 | 外三道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外二道溝村 | ~212 | 村莊 | 外二道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歡洞村 | ~213 | 村莊 | 歡洞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城關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城關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西三家子村 | ~216 | 村莊 | 西三家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三家子村 | ~217 | 村莊 | 北三家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竇集屯村 | ~219 | 村莊 | 竇集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由璦琿河而得名。一說系達斡爾語,可畏之意。另說,滿語,意為母貂。
基本介紹:
璦琿鎮位于黑河市愛輝區東南部,黑龍江中上游,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在東經126度5分,北緯49度30分。鎮內地勢平坦,土壤為草炭型黑土和沙礫土,土壤肥力較高,植被為松闊混交人工林,轄區總面積211平方公里,鎮下轄22個行政村,總人口11,800人,農業人口8,156人,全鎮共有耕地面積16萬畝,草原面積2萬畝,林地面積4萬畝,水面面積1萬畝,是愛輝區農業、旅游業、畜牧業綜合發展的大鎮。
愛輝鎮是清代黑龍江流域的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是中俄不平等的《愛輝條約》簽約地,愛輝歷史陳列館是我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愛輝鎮是全國100個綜合試點鄉鎮之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請國家大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璦琿鎮(大豆)榜上有名。
2021年1月,國家民委命名璦琿鎮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璦琿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7月,璦琿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7月,璦琿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璦琿鎮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2008年10月,璦琿鎮入選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在黑龍江左岸,設鎮守黑龍江等處將軍,駐兵建城,稱黑龍江城,又稱舊璦琿。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黑龍江將軍移駐黑龍江右岸,駐兵兼程,稱新璦琿。
清宣統元年(1909年),設置璦暉兵備道和璦琿直隸廳,暖揮城為道暑和廳署駐地。
1912年,璦琿兵備道遷往黑河鎮,改為黑河道。
1913年3月,將璦琿直隸廳改為暖琿縣。
1925年,改為第一區。
1936年,設璦琿保。
194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