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綏陽鎮 | 隸屬:東寧市 |
區劃代碼:231086105 | 代碼前6位:231086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C |
長途區號:0453 | 郵政編碼:157000 |
轄區面積:約191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2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第一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第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二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第二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三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第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四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第四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五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第五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第六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第六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七社區 | ~007 | 鎮鄉結合區 | 第七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第八社區 | ~008 | 鎮鄉結合區 | 第八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第九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第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十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第十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先鋒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先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愛國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愛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紅旗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紅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柞木村 | ~204 | 村莊 | 柞木村山區地貌,林木覆蓋率60%。柞木村的“柞木”在滿語意為“在那鮮花盛開的地方”,據史料記載4000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二戰時期,素有“東方馬奇…[詳細] |
柳毛河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柳毛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聯興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聯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曙村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曙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河南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河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三道村 | ~209 | 村莊 | 三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太平村 | ~210 | 村莊 | 太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二道村 | ~211 | 村莊 | 二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民村 | ~212 | 村莊 | 新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溝村 | ~213 | 村莊 | 北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菜營村 | ~214 | 村莊 | 菜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蔬菜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蔬菜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綏西村 | ~216 | 村莊 | 綏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道河子村 | ~217 | 村莊 | 三道河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太嶺村 | ~218 | 村莊 | 太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九里地村 | ~219 | 村莊 | 九里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細鱗河村 | ~220 | 村莊 | 細鱗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雞冠村 | ~221 | 村莊 | 雞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豐村 | ~222 | 村莊 | 雙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細嶺村 | ~223 | 村莊 | 細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河西村 | ~224 | 村莊 | 河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小綏芬”。后因其位于小綏芬河北岸,為“小綏芬河之陽”,遂改名稱“綏陽”。
基本介紹:
" 綏陽鎮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是一個歷史較久遠的邊陲小鎮,不僅風光秀美,更蘊藏著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全鎮轄24個行政村,總人口4.1萬人。轄區面積1919平方公里,耕地108225畝。濱綏鐵路、301國道、雞圖公路均橫跨境內,東北部與俄羅斯接壤,交通便利。200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6.98億元,農業收入達到1.5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09元;鄉鎮企業增加值、利潤、稅金分別實現1億元、2515萬元、468萬元;財政收入達到950萬元,綜合實力位列牡丹江地區57個鄉鎮之首。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確定了發展木耳、木材“兩木”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村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綏陽鎮(黑木耳)榜上有名。
2023年3月,農業農村部推介綏陽鎮為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黑木耳)。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遴選推介綏陽鎮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推介綏陽鎮為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2019年7月,綏陽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5年8月,農業部認定綏陽鎮為第五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綏陽耳黑木耳)。
2014年7月,綏陽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12月,綏陽鎮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歷史沿革:
原名“小綏芬”。
清光緒八年(1882),清政府推行“屯墾實邊”政策,寧古塔以東設立6屯,綏陽地區設立小綏芬屯。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開始修筑中東鐵路,從海參崴至此設第六站,人們習慣稱“六站”。
清末,先后屬綏芬廳、東寧廳管轄。
1913年,隸屬東寧縣管轄。
1917年設立第六區。
1934年設小綏芬保。
1938年偽東寧縣公署于此設綏陽辦事處。
1939年6月,設置綏陽縣,為縣公署駐地,改稱綏陽街。
194
東寧縣獨特的資源條件下特產的優質黑木耳,歷史悠久,品質上乘,該耳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 酸和維生素,豐富的膠質,可消食化滯,芝寧黑木耳年產量300萬公斤以上,是全國重要的黑木耳生產基地,被中外客商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