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北鎮 | 隸屬:海倫市 |
區劃代碼:231283101 | 代碼前6位:231283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M |
長途區號:0455 | 郵政編碼:152000 |
轄區面積:約26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1萬人 |
人口密度:約8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第一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第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二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第二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三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第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四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第四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五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第五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第六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第六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愛合村 | ~200 | 村莊 | 愛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海北村 | ~201 | 鎮中心區 | 海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南華村 | ~202 | 村莊 | 南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海發村 | ~203 | 村莊 | 海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眾村 | ~204 | 村莊 | 南眾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勝村 | ~205 | 村莊 | 新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安村 | ~206 | 村莊 | 長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安村 | ~207 | 村莊 | 大美龍江的海倫市海北鎮西安村,位于海北鎮西2公里,耕地11347畝,1個自然屯,6個村民組,456戶,人口1766人。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法國…[詳細] |
新倫村 | ~208 | 村莊 | 新倫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合村 | ~209 | 村莊 | 三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南合村 | ~210 | 村莊 | 南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振興村 | ~211 | 村莊 | 振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福合村 | ~212 | 村莊 | 福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愛國村 | ~213 | 村莊 | 愛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專政村 | ~214 | 村莊 | 專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祥順村 | ~215 | 村莊 | 祥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榮華村 | ~216 | 村莊 | 榮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位于海倫市北部。
基本介紹:
位于黑龍江省海倫市最北部,與黑河地區接壤,素以物產豐富,商貿興旺著稱。始建于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由法國神父陸平來此建立名為“圣若瑟屯”大天主教堂,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這里開始建屯,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改為海北。其天主教發祥地的歷史,使小鎮蜚聲海內外,聞名遐邇,成為黑龍江省著名的天主教區之一。 海北鎮域面積2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萬畝,現有17個行政村,6個居民委,145個村民小組,人口6萬。她南涉扎音碧水、北濯通肯清波兩條河流,東托“星火”、西守“燎源”兩個水庫,孕育了千頃良田,也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濱北鐵路和哈黑公路二線穿鎮而過,得天獨厚的地源優勢及
文化旅游:
海北鎮天主教堂歷史悠久。公元一九零二年法國神父陸平來此傳教,并于一九零九年建成具有歐式建筑風格,可納三千人的大教堂,從此,海北得名“大天主堂”,并以此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文革期間,大教堂被拆毀
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法國神父陸平來此建立天主教堂。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屯,隸屬海倫直隸廳管轄。
中國民國成立后,1912年,改為海北鎮,后隸海倫縣管轄。
東北淪陷后,1938年,改稱海北鎮街。
1946年,設海北區;1950年,改為第十六區。
1956年4月,撤區劃鄉,設置海北鎮。
1958年,將海北鎮與愛國鄉合并改稱稻香人民公社;1961年,撤銷稻香公社,分設海北、愛民兩個公社。
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