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道通鎮 | 隸屬:林口縣 |
區劃代碼:231025106 | 代碼前6位:231025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C |
長途區號:0453 | 郵政編碼:157000 |
轄區面積:約1.1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6萬人 |
人口密度:約967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江東村 | ~201 | 村莊 | 江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江南村 | ~202 | 村莊 | 江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一村村 | ~203 | 鎮中心區 | 一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二村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二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長勝村 | ~205 | 村莊 | 長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四道村 | ~206 | 村莊 | 四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署光村 | ~207 | 村莊 | 署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建村 | ~208 | 村莊 | 新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青村 | ~209 | 村莊 | 新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道村 | ~210 | 村莊 | 五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屯村 | ~211 | 村莊 | 大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政府駐地三道通村。“通”字為滿語音譯,意為江心島。因附近牡丹江有兩個江心島,江水被分成三股水流,故名“三道通”。
基本介紹:
總面積1.19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指導面積)9.8萬畝。現有總人口2.1586人、其中漢族占92%,滿、蒙古、回、朝鮮、鄂倫春等5個少數民族占8%。總戶數5.194戶、其中農業戶4.219戶。鎮政府駐三道通一村、下轄11個行政村和16個單位。此外,轄區內還有2個農牧場、2個農場和9個國有林場。 三道通鎮位于林口縣西北98公里處,東經129度44分,北緯45度41分。鎮域東與刁翎鎮、建堂鄉為鄰,西與海林縣接壤,南與蓮花鎮相依、北與依蘭縣、方正縣相毗連。 三道通鎮村屯和耕地分布在牡丹江沿岸地帶,這里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宜人,適合農作物生長,素享“林口糧倉”之稱。主栽作物有大豆、玉米、
文化旅游:
響水河山高林密,河流縱橫,山清水秀,云霧蒸騰,水質清冽甘甜而無任何污染,響水河水源充沛,急緩有至,兩岸青山相依,柳綠花紅風景如畫。最適宜人們漂流,探險,賞花觀景,休閑避暑。此地已被評為國家級
三道通城址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三道通鎮政府所在地、橫跨三道通一、二村地域、牡丹江左岸二級臺地上。該城址依地勢而筑,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形狀似靴,俗稱“靴子城”。1986年林口縣文物管理
三道通抗聯密營遺址城址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三道通鎮四道河子村立業屯西北2000米、煙囪砬子南坡上。為林口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虎哨城址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三道通鎮四道河子村良種場屯北2000米、牡丹江西岸耕地中。為林口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末,形成二人班(今三道通)等村屯,屬依蘭府。
1913年屬依蘭縣管轄。
1933年屬興隆鎮保。
1938年屬興隆村管轄。
1947年1月劃歸新設立的刁翎縣,設置第四區。
1949年1月撤銷刁翎縣,劃歸林口縣,改稱三道通區。
1956年撤區劃鄉,設置三道通鄉。
1958年改稱奮斗人民公社,1961年將奮斗人民公社劃分為三道通、蓮花兩個公社。
1984年將三道通人民公社改為三道通鄉。
1995年1月,改設三道通鎮。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