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泰來縣 | 隸屬:齊齊哈爾市 |
區劃代碼:230224 | 代碼前6位:230224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黑B |
長途區號:0452 | 郵政編碼:161000 |
轄區面積:約406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23萬人 |
人口密度:約6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鎮、2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泰來鎮 | 8.23萬人 | 88km2 | 泰來縣轄鎮。縣府駐地。1949年為第一區,1956年置泰來鎮,1958年改鎮公社,1980年復鎮。位于縣境中南部。面積88平方公里,人口6.2萬。平齊…[詳細] |
平洋鎮 | 1.57萬人 | 211km2 | 泰來縣轄鎮。1946年為第五區,1956年置平洋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25公里。面積211平方公里,人口2.3萬。…[詳細] |
湯池鎮 | 1.24萬人 | 一、概 況:
湯池鎮位于齊齊哈爾市泰來縣最北部,距縣城70公里,西與富拉爾基區江岸鄉隔江相望,北與榆樹屯鄉為鄰,東與杜爾伯特…[詳細] | |
江橋蒙古族鎮 | 1.49萬人 | 江橋蒙古族鎮位于泰來縣北部,距縣城48公里,地跨東經123°37′至123°48′,北緯46°34′至46°49′。西與內蒙古扎賁特旗接…[詳細] | |
塔子城鎮 | 1.1萬人 | 塔子城鎮位于泰來縣西北部,距縣城45公里,111國道直穿古城, 是我縣具有千年文化歷史的小鎮,塔子城鎮人民政府座落在遼金古城墻環繞的城堡內…[詳細] | |
大興鎮 | 2.46萬人 | 694km2 | 大興鎮地處嫩江流域,位于泰來縣城北六十公里,東與杜蒙自治縣白音諾勒鄉鄰,南與江橋蒙古族鎮為界,西與龍江縣相鄰,北與湯池鎮毗連。總面積694…[詳細] |
和平鎮 | 2.7萬人 | 312km2 | 泰來縣轄鄉。1946年屬第二區,1956年置和平鄉,1958年屬塔子城公社,1962年析建和平公社,1967年更名向陽公社,1984年復置和平鄉。位于…[詳細] |
克利鎮 | 3.47萬人 | 188km2 | 泰來縣轄鄉。1946年為第八區,1956年置克利鄉,1958年屬平洋公社,1962年析建克利公社,1967年更名奮斗公社,1973年復改克利公社,19…[詳細] |
勝利蒙古族鄉 | 1.27萬人 | 363km2 | 泰來縣轄鄉。1946年為第七區,1956年置勝利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0年改勝利蒙古族鄉。位于縣境東南部,嫩江西岸,距縣府17公…[詳細] |
寧姜蒙古族鄉 | 1.24萬人 | 寧姜蒙古族鄉位于泰來縣東南33公里處,東臨嫩江,與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巴彥查干鄉隔江相望,南與吉林省鎮賁縣丹岱、嘎什根鄉為鄰,西與…[詳細] |
地名由來:
1917年由泰來設治局改設,據民國《黑龍江志稿》:泰來縣土名泰來氣屯,故名,寓吉祥義;蒙古語他拉戲音轉泰來氣,系蒙語種豆者、栽種、種痘者,這里最早居住的是蒙族種豆的人得名。
基本介紹:
泰來縣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黑、吉、蒙三省(區)交界處,北與齊齊哈爾市毗連,西與內蒙古扎賚特旗接壤,南與吉林省鎮賚縣為鄰,東與大慶市杜蒙縣隔嫩江相望,素有“雞鳴三省”之稱。全縣幅員面積3996平方公里,人口29.74萬。
泰來縣區位交通便捷暢通,是黑龍江省、吉林省西部和內蒙古東部地區物流大通道重要節點,具有承啟東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公路、鐵路交通四通八達,G231國道貫穿全縣8個鄉鎮,嫩雙高速縱橫全縣南北,京齊鐵路穿境而過,客貨運輸快捷,可直達北京、大連等中心和港口城市。江音公路是內蒙古東部連接“一帶一路”東北經濟圈的新通道。周邊正在規劃的通齊鐵路將打通東北進關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泰來縣被確定為2024年黑龍江省國家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2024年5月,2024年黑龍江省科學施肥增效項目“三新”集成推進縣名單公布,泰來縣榜上有名(玉米)。
2024年5月,泰來縣被確定為黑龍江省2024年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縣(全國玉米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
2024年2月,泰來縣被命名為2024年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
2023年8月,泰來縣被確定為2023年黑龍江省國家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2023年7月,2023年實施黑龍江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名單公布,泰來縣上榜。
2023年5月,黑龍江省2023年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縣名單發布,泰來縣上榜(全國水稻單產提升示范縣)。
2023年2月,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名單,泰來縣創意柳編(工藝美術類)入選。
2022年12月,農業農村部公布2022年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名單,泰來縣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隋唐為室韋族居住之地,遼、金為泰州轄境,元屬中書省泰寧路,明屬奴兒干都司朵顏衛,清初為科爾沁蒙古十旗的札賚特旗游牧地。
清末,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黑龍江將軍轄區設置大賚廳后,隸屬大賚廳管轄。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在嫩江西岸設置哈拉霍碩(今泰來縣城東北部)屯墾局,管理北洋陸軍退伍兵屯墾事宜。
清宣統元年(1909)撤銷位于江東多耐站的武興設治所,并入哈拉霍碩屯墾局,管理杜爾伯特、扎賚特兩旗
區劃: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泰來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