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鐵嶺鎮 | 隸屬:陽明區 |
區劃代碼:231003100 | 代碼前6位:231003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C |
長途區號:0453 | 郵政編碼:157000 |
轄區面積:約26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8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鐵嶺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鐵嶺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色織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色織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愛河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愛河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南山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南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青化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青化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一村村 | ~201 | 鎮中心區 | 一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二村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二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三村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三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福民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福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東新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東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福長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福長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青梅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青梅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四道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四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北岔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北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葦子溝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葦子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南岔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南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鐵嶺鎮,又名鐵嶺河鎮。鐵嶺河,原名“肯特河”,又稱“特勒哼”,系滿語,漢譯為“上頭河”之意。清末立屯后,根據漢語切音改為“鐵嶺河”。
基本介紹:
位于牡丹江東岸,與市區僅一江之隔,東與穆棱市磨刀石鎮接壤,南與東安區興隆鎮接壤,北與樺林鎮接壤,西與市區隔江相望,轄區面積269.5平方公里,有11個行政村,一個街道辦事處(下轄10個居民委員會),全鎮總戶數12,315戶,總人口43,880人。其中農業戶7,297戶,農業人口26,332人。農村耕地總面積44,200畝,其中菜田面積6,700畝,水田面積6,825畝。2005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445元,鐵嶺鎮地理位置優越,301國道、201國道穿鎮而過,濱綏鐵路愛河車站設在鎮內,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全鎮現有企業109家,其中木業企業59家。企業分為機械加工、電工產品、木業加工、建筑材料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鐵嶺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立屯。
1913年,隸屬寧安縣團聚鄉管轄,1933年屬第五區掖河保。
1937年12月劃歸牡丹江市管轄,設置掖河區。
1945年10月,改設鐵嶺區。
1949年6月,撤銷鐵嶺區,將其所轄的青梅、福長、四道嶺子、磨刀石等5個村劃歸穆棱縣,其余村屯劃歸北安區。
1956年3月,劃歸穆棱縣的村屯又全部劃回牡丹江市,設置鐵嶺鄉等,屬郊區管轄。
1958年4月,將四道、青梅2鄉并入鐵嶺鄉。
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