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林鎮 | 隸屬:陽明區 |
區劃代碼:231003103 | 代碼前6位:231003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黑C |
長途區號:0453 | 郵政編碼:157000 |
轄區面積:約21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振興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振興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大興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大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青西村 | ~202 | 村莊 | 青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河村 | ~203 | 村莊 | 五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興村 | ~204 | 村莊 | 長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孔街村 | ~205 | 村莊 | 孔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姚亮村 | ~206 | 村莊 | 姚亮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青北村 | ~207 | 村莊 | 青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陳堡村 | ~208 | 村莊 | 陳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溝村 | ~209 | 村莊 | 長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馬橋村 | ~210 | 村莊 | 馬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馬北村 | ~211 | 村莊 | 馬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洪林村 | ~212 | 村莊 | 洪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馬西村 | ~213 | 村莊 | 馬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星村 | ~214 | 村莊 | 五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四崗村 | ~215 | 村莊 | 四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橋村 | ~216 | 村莊 | 西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慶豐村 | ~217 | 村莊 | 慶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甸村 | ~218 | 村莊 | 北甸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星村 | ~219 | 村莊 | 北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溝村 | ~220 | 村莊 | 西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板院村 | ~221 | 村莊 | 板院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杏樹村 | ~222 | 村莊 | 杏樹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金場村 | ~223 | 村莊 | 金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崗村 | ~224 | 村莊 | 五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烏赫林”,滿語,為“總兵”、“總管”之意。
基本介紹: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五林鎮隸屬牡丹江市陽明區管轄。位于牡丹江市東北部,瀕臨五虎林河,西與海林市柴河鎮毗鄰。牡佳線鐵路通過鎮內(設乘降所)。鎮政府駐地距牡丹江市37公里。五林鎮轄區地處五林河下游兩岸,總面積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8萬畝。盛產紅小豆。山區有木耳、蕨菜和中藥材等土特產。鎮辦工業有日用陶瓷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3075萬元。
五林為滿語音譯,原稱“烏赫林(穆哈連)”。“烏赫林(穆哈連)”漢譯“總兵”之意。明代在此設烏赫林衛,為總兵駐扎之地。清代改稱“五虎林”,用為河名,漢譯“匯總”之意,又用為地區名。民國初期稱五河林,也稱五虎林;設為保,稱五河林或五虎林保,治
歷史沿革:
原屬寧安縣管轄。
1933年1月為第六區五河林保。
1935年,圖佳鐵路在此設青林站。
1939年設立青林村。
1946年1月,屬牡丹江市。
1946年5月劃歸五林縣,設置五河林區,為五林縣政府駐地。
1948年9月,五林、新海兩縣合并為海林縣,始為海林縣五林區。
1949年9月,改為第一區。
1955年復稱五林區。
1956年3月撤銷海林縣,劃歸林口縣管轄,設置五林鄉。
1958年改稱五林人民公社。
198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