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曲溝鎮 | 隸屬:殷都區 |
區劃代碼:410505100 | 代碼前6位:410505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E |
長途區號:0372 | 郵政編碼:455000 |
轄區面積:約37.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6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2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曲溝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傳此村附近有條干戈溝,春秋末年,諸侯國曾在該彎溝里打仗,后此處形成村莊,名曰干戈溝。村民感到村名不佳,便根據村周圍這繁多的彎彎曲曲的溝渠,改村名為曲溝…[詳細] |
南曲溝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傳此村附近有條干戈溝,春秋末年,諸侯國曾在該彎溝里打仗,后此處形成村莊,名曰干戈溝。村民感到村名不佳,便根據村周圍這繁多的彎彎曲曲的溝渠,改村名為曲溝…[詳細] |
四盤磨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明末清初,北曲溝大戶閆武舉在村南萬金渠上架設四盤水磨,加工糧食,后形成村落故名。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四盤磨,歷民國,村名未變。…[詳細] |
北曲溝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清康熙年《安陽縣志》載有曲溝(亦稱曲溝集)、北曲溝。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北曲溝。相此村附近有條干戈溝,春秋末年,諸侯國曾在該彎溝里打仗,后此處形成…[詳細] |
西曲溝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大唐故鄴郡王君墓志銘》碑文載有曲溝。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西曲溝。相此村附近有條干戈溝,春秋末年,諸侯國曾在該彎溝里打仗,后此處形成村莊,名曰干戈…[詳細] |
鄣鄧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北宋《相臺志》載有“張登”,為紀念此人,以人名為村名。明仍為張登(見《鄴乘·地理志》)。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陽縣志》訛為“張鄧”。民國《續安陽縣志》為…[詳細] |
安車村 | ~206 | 村莊 | 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安家車村。民國《續安陽縣志》載有安車村。相此地位于洹河南岸,過去有碼頭,來往車輛甚多,故名車村。明清以來逐漸發展為6個車村,明…[詳細] |
郭車村 | ~207 | 村莊 | 民國《續安陽縣志》載有郭車村。相此地位于洹河南岸,過去有碼頭,來往車輛甚多,故名車村。北宋《相臺志》載有車村,明清以來逐漸發展為6個車村,此村郭姓居多…[詳細] |
董車村 | ~208 | 村莊 | 北宋《相臺志》載有車村。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董家車村。民國《續安陽縣志》載有董車村。相此地位于洹河南岸,過去有碼頭,來往車輛甚多,故名車村。明初,…[詳細] |
東夏寒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傳夏代寒浞曾率軍打敗夏國軍隊,使夏朝滅亡,統治中原四五十年,死后下葬于此,后有人在此東部居住,逐漸形成村莊,村莊由此得名。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東夏…[詳細] |
西夏寒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西夏寒。民國《續安陽縣志》載有西下寒。據夏代寒浞曾率軍打敗夏國軍隊,使夏朝滅亡,統治中原四五十年,死后下葬于此,后有人在此西方…[詳細] |
武旺村 | ~211 | 村莊 | 傳周武王伐紂曾在此地駐軍,故名武王。又,“五王”為古代復姓,村以姓為名,故稱“五王”。北宋《相臺志》載有“五王”。乾隆年和民國《安陽縣志》均為武王。1…[詳細] |
陳家井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清康熙年《安陽縣志》載有陳家井村。相明初陳氏先祖從山西洪洞遷移到此地一座破廟內居住,廟內有眼甜水井,后人口增多,取村名為陳家井。…[詳細] |
東漳武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東漳武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洪巖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村西南有條巨大的巖石嶺,從村西南流過的金線河發洪水時,巖石嶺阻擋洪水,保護著村莊,故取村名為洪巖。唐代已有洪巖。《鄴下冢墓遺文·諸葛明哲及夫人墓志》:…[詳細] |
秦小屯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傳早年有人在村南路旁開火燒鋪,以賣燒餅聞名,故稱火燒屯。后因村里秦氏居多,改稱秦小屯。清乾隆年《安陽縣志》有秦家小屯。民國《續安陽縣志》為秦家屯。19…[詳細] |
永定村 | ~221 | 鎮鄉結合區 | 萬金渠和金線河在村東北角匯合,二水相合形似“永”字,故取村名為永定。北宋《相臺志》載有永定,歷清、民國,村名未變。…[詳細] |
地名由來:
傳古時附近有條溝,春秋晚期,諸侯經常在這里大動干戈,故取村名“干戈溝”。孔子周游列國,途經干戈溝,搖頭說道:“渴死不飲盜泉水,繞道不走干戈溝。”當地民眾也覺得其名不雅,請孔子為本村取名,孔子說,曲阜人杰地靈,就取“曲阜”的“曲”字,改“干戈溝”為“曲溝”。自此之后,這溝附近的幾個村莊統稱“曲溝”。
基本介紹:
曲溝鎮位于安陽市區西10公里處,面積37.7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5.8萬人口,其中鎮政府駐地人口1萬人。鎮黨政機構按上級鄉鎮機構精減要求設置,黨委、人大、政府三個班子有領導班子成員15名,下設兩個辦公室,4個站,即黨辦、財經辦、社會事業辦、農業辦、科教文衛辦、林管站、農機站、水利站、畜牧站5個縣管站在鎮政府的體育場下協同工作。鎮機關現有公務員44名,行政工勤人員4名,鎮管4站事業在編干部14名。近年來取得的成就:鄉鎮企業是該鎮經濟的主體,2000年,企業總數達到220家,形成了水泥、鋼鐵、鐵合金、造紙四大支柱產業。目前,水泥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噸,建成了湖波水泥有限公司,陳井水泥有限公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曲溝鎮被認定為2022-2024年度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曲溝抬閣)。
歷史沿革:
據碑文載,唐代這一帶即有“曲溝村”,史書《鄴乘》載,北宋有南曲溝和北曲溝。
清康熙年《安陽縣志》載“曲溝”和“北曲溝”。
清乾隆年《安陽縣志》錄有有南、北、西三曲溝和曲溝集,民國《續安陽縣志》安陽縣第五區有“北曲溝鄉”、“西曲溝鄉”和“曲溝鎮”。
該鎮自清到民國以至建國后,一直是安陽縣五區所在地。
清光緒年間初稱洹南鄉,后改五區。
1954年9月,安、鄴兩縣合并后,改稱曲溝區。
1958年7月,建立曲溝鄉。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