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洪峪村 | 隸屬:大河澗鄉 |
區劃代碼:410611201209 | 代碼前6位:41061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F |
長途區號:0392 | 郵政編碼:4566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傳明代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到水泉村,清初年間,由水泉村遷到洪峪村,因村南、西、北三面都是高山,中間是一條狹長的大溝,每年行大雨、漲大河、洪水沖刷的泥土在村東淤積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先人在此辛勤耕作,繁衍生息,故稱洪峪村。
基本介紹:
洪峪村位于大河澗鄉政府西北部1.5公里處,總面積4.37平方公里,有耕地953畝,荒山5608畝。全村現有317戶,1061人,在村常住人口76戶230人。全村共4個村民小組,村兩委干部4人,黨員36人,市派第一書記1人,駐村工作隊4人。本村主要經濟來源以傳統農業和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收入,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小米、紅薯等農作物為主。
洪峪村是2018年脫貧村,截止目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139戶455人,已脫貧享受政策59戶178人。穩定脫貧不享受政策共有80戶277人。全村五保戶1戶1人,低保戶26戶37人,其中貧困戶20戶31人,非貧困戶6戶6人,殘疾人低保戶18戶20人;殘疾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湯陰縣三區。
1958年建洪峪大隊,屬戰斗人民公社。
1961年屬鹿樓公社。
1966年屬大河澗公社。
1984年設洪峪村民委員會,屬大河澗鄉。
周邊相關:
洪峪村附近有朝歌文化公園、桑園小鎮·太極圖景區、鶴壁金山寺、淇濱天然太極圖旅游區、三興康樂村、鶴壁市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淇河纏絲鴨蛋、僧帽雙瓤燒餅、浚縣大碾蘿卜、浚縣小河白菜、善堂花生等特產,有白蛇鬧許仙傳說、廟會(浚縣正月古廟會)、西路大平調、民間社火(浚縣民間社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