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博愛縣 | 隸屬:焦作市 |
區劃代碼:410822 | 代碼前6位:410822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豫H |
長途區號:0391 | 郵政編碼:454100 |
轄區面積:約4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01萬人 |
人口密度:約8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5個鎮、2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清化鎮街道 | 6.35萬人 | 18.7km2 | 清化鎮街道辦事處位于博愛縣中部,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2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萬畝。2015年元月19日撤銷清化鎮成立清化鎮街道…[詳細] |
鴻昌街道 | 6.6萬人 | 33.75km2 | 鴻昌辦事處成立于2015年1月19日。鴻昌辦事處位于博愛縣中山路以北,是博愛縣城市發展核心區,轄區總面積14.9平方公里,人口約8.1萬。
鴻昌…[詳細] |
柏山鎮 | 3.71萬人 | 26.8km2 | 柏山鎮位于博愛縣城東部,縣產業集聚區位于境內,背依太行山脈。民國16年(1927年)博愛縣成立時,屬第三區;1956年撤區建鄉,改建為“柏山中心鄉”,…[詳細] |
月山鎮 | 2.62萬人 | 30km2 | 月山鎮位于太行山南麓,博愛縣城北部,鎮東西寬3.5公里,南北長8.5公里,總面積23平方公里。其中北部山地林區占32.7%,平原區占67.3%,月山鎮…[詳細] |
許良鎮 | 4.7萬人 | 29.9km2 | 許良鎮位于博愛縣西部,總面積29.9平方公里,人口4.8萬,耕地面積1.1萬余畝,轄23個行政村。山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平原地區有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栽…[詳細] |
磨頭鎮 | 2.51萬人 | 46.5km2 | 磨頭鎮位于博愛縣西南部,西臨丹河與沁陽市接壤,全鎮國土面積4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萬畝、竹林面積3100畝),總人口3.1萬人,下轄34個…[詳細] |
孝敬鎮 | 3.96萬人 | 60.29km2 | 孝敬鎮位于博愛縣西南部,總面積60平方公里,5萬余人,轄28個行政村。全鎮共有5.5萬畝耕地,9000畝沁河灘地,是一個蔬菜、食用菌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詳細] |
寨豁鄉 | 5600人 | 148km2 | 寨豁鄉位于博愛縣北部的太行山南麓,著名的國家5A級風景區青天河位于該鄉境內。全鄉總面積148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人口1.3萬。該鄉北與山西省接壤…[詳細] |
金城鄉 | 4.3萬人 | 28.13km2 | 金城鄉位于博愛縣東南部,距縣城10公里,北與清化鎮、蘇家作鄉接壤,東和武陟縣毗鄰,西靠孝敬鎮,南臨沁河。農業經濟占全鄉經濟總量的70%,是全縣第一農業…[詳細] |
地名由來:
民國16年(1927年)馮玉祥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從沁陽縣析出一部分,并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之意,設置博愛縣至今。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 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 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向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 孫中山詳細信息++
馮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煥章。原籍安徽巢湖,生于河北青縣興濟鎮,清光緒十年(1884)隨父到保定,自幼在保定東郊西康各莊村長大。少時家貧,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入保定五營當兵,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投武衛右軍,歷任哨…… 馮玉祥詳細信息++
吉鴻昌 1895年,在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家吉姓小茶館的后院,誕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鴻昌。對于鴻昌的父親吉筠亭來說,添人增口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張吃飯的嘴。吉鴻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歲,恰好馮玉祥在河南招兵,于是他便報名參軍,從此開始了他一輩…… 吉鴻昌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博愛縣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豫晉兩省交界處,隸屬焦作市管轄。全縣面積435平方公里,人口40萬,轄5鎮2鄉2街道辦事處,204個行政村。
博愛縣歷史由來。秦時屬野王邑,漢時屬河內郡,唐時曾設太行縣,之后長期屬河內縣。1927年馮玉祥將軍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中的“博愛”兩字,設置博愛縣。
博愛縣區位優越。博愛是聯系豫西北晉東南的重要通道,地處中原城市群“1小時經濟圈”,三條高速、四條省道、五條鐵路貫穿全境。正在規劃建設的太焦高鐵、焦濟洛城際鐵路將在博愛并線設立焦作西站,博愛正從普通鐵路的邊緣地帶進入高速鐵路的節點時代。當前,博愛緊緊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縣創建名單公布,博愛縣入選。
2023年7月,2023年河南省省級生態縣名單公布,博愛縣榜上有名。
2023年3月,博愛縣被確定為2023屆河南省文明城市(擬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3年3月,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范縣創建單位名單公布,博愛縣入選。
2021年9月,博愛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博愛縣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8月,博愛縣被命名河南省2020年度“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博愛縣人口數量為35.01萬人,位列焦作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河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23位。
歷史沿革:
夏屬冀州覃懷之地。
商屬畿內地。
周屬野王邑。
戰國先后屬鄭、晉、魏、韓。
秦屬三川郡野王縣。
漢屬河內郡野王縣。
唐武德三年(620)由河內縣析出,設太行縣,縣治清化鎮。
四年(621)廢太行縣,屬河內郡河內縣。
元屬懷慶路河內縣。
明洪武元年(1368)屬懷慶府河內縣。
1913年屬河南省沁陽縣。
1927年析設博愛縣,縣治清化鎮,直屬河南省。
1939年改清化縣。
1945年復置博愛縣。
1949年屬平原省新鄉專區。
1
區劃: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