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垌頭村 | 隸屬:大冶鎮 |
區劃代碼:410185105234 | 代碼前6位:410185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旁有一大土洞,原稱洞頭,后改垌頭。
基本介紹:
垌頭村隸屬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鎮,距登封市區25公里,距鎮區9公里,永登高速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村落臨水而居,背山面水,石淙河繞村而過,從高處俯瞰全村,房舍錯落,黑瓦白墻,綠水與青山交相輝映。村莊民居建設因地制宜,隨坡就勢,錯落有致“雖為人工、宛若天成”,極具特色,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村落景觀格局。
近年來,垌頭村圍繞著“宜業、宜居、宜游”發展理念,充分利用垌頭自然山水等生態資源及村莊的文化魅力,發展觀光、體驗、休閑度假等旅游項目。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大力鼓勵村民天天唱歌、跳舞,集中進行愛國教育大合唱、集體舞,村民有了集體榮辱觀,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參與全村經濟建設。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垌頭村2019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歷史沿革:
明屬大冶保。
清屬大冶里。
1912年,沿清建制,后縣設八個區屬第四區。
1936年前后,縣劃為三個區署,屬第二區。
1948年登封縣解放后,縣劃為八個區,屬第六區。
1958年,時稱前進人民公社垌頭大隊,后定名為大冶人民公社垌頭大隊。
1961年恢復區建制,屬第六區。
1962年撤區恢復公社,為大冶人民公社垌頭大隊。
1983年體制改革,為大冶鄉垌頭村村民委員會。
1993年撤鄉置鎮,為大冶鎮垌頭村村民委員會,至
周邊相關:
垌頭村附近有嵩山少林景區、少林寺、嵩山、登封中岳廟、嵩陽書院、三皇寨等旅游景點,有新鄭紅棗、茶亭溝紅薯、登封芥菜、登封燒餅、嵩山首烏茶、少林禪茶等特產,有少林功夫、登封窯陶瓷燒制技藝、摸摸會、少林功夫、笙管樂(超化吹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