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教村 | 隸屬:穰東鎮 |
區劃代碼:411381104213 | 代碼前6位:4113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清雍正年間,王姓由草護山遷此。清咸豐年間與慶姓合建儒、佛、道三教廟堂,故名。
基本介紹:
三教村
三教村轄7個自然村,人口2780多,土地4260多畝,北鄰焦枝鐵路,213省一級公路穿村而過,趙河自北向南川流而下,真乃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又是穰東向西南的門戶,是投資開發的優選之處。
近幾年來,三教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團結奮進,開拓進取,調動一下積極因素,充分挖掘財力、物力,辦起了大型養雞場2個,中型養豬場2個,棉花收購加工廠2個,北泥制品場2個,建筑工程隊1個。由于村級企業的蓬勃發展,不但解決了剩余勞力的就業問題,還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收入。群眾富裕了,漂亮的樓房一座座拔地而起,沿路的門面房鱗次接陛,又加上各自然村道路都得到到硬化,環境更加優雅怡人。
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屬下趙里。
1936年屬穰東聯保。
1941年屬穰東鎮。
1949年屬牛莊鄉。
1958年屬白牛公社稱三教大隊。
1969年屬穰東公社稱三教大隊。
1983年三教大隊改為三教村民委員會,屬穰東鄉。
1985年撤鄉設鎮仍屬之。
周邊相關:
三教村附近有花洲書院、八里崗遺址、岑彭墓、彭而述墓群、福勝寺塔、張仲景故里等旅游景點,有南陽黃牛、劉集黃酒、鄧州市棉花、鄧州小磨油、鄧州胡辣湯、鄧州窩子面等特產,有鄧州越調、泗洲火腿、西坪民歌、南陽漢畫、南陽烙畫等民俗文化。